优秀教师
在集宁师范学院第40个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上,为表彰先进、凝聚奋进力量,学校党委授予高雨佳等17位教师“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授予曹晓慧等16名教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授予白秀梅等15名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即日起,官方微信将通过“学习身边榜样”专栏,逐期展示获奖教师风采,敬请关注!
本期专题报道:“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 曹晓慧、樊才睿、韩海霞、李一、刘璐、潘燕峰、彭丽芳、宋金平、图雅、王博力涛、王松涛、王英维、王媛媛、杨秀川、叶伟、赵利芳。

曹晓慧,硕士,毕业于天津商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现为集宁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旅游管理相关研究,主持并完成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拥有外观设计专利2项,出版《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系统性研究》、《饭店管理概论》、《旅游心理学实务》、《旅游人才培养视阈下的现代旅游管理研究》、《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与开发研究》和《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管理与服务》等书籍。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政协乌兰察布市委员会应用型智库专家库成员”、“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内蒙古旅游学会理事”、“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旅游智库专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考试面试专家库成员”。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党支部,已于2023年建设成为集宁师范学院校级“坚强堡垒党支部”。

樊才睿,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实验室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立足岗位服务师生,长期从事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半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及水生态环境研究。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会员,近年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各类市厅级课题7项,发表卓越期刊论文2篇,核心论文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自治区级大创项目3项。

韩海霞,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执教17年,精心教学,潜心育人,服务师生。教学中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推动课程思政,育人先育德;钻研业务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建成自治区一流课程;带领团队获得自治区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奖;深入研究高校和基础教育教学,承担教科研课题9项、自治区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将教育教学理念传授给学生,培养具有新时代师德、精益求精的教学能手,她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教学技能比赛一、二等奖。十几年如一日,踏实工作,无私奉献,以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奋进不怠。

李一,硕士,副教授,集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自入职以来,始终坚守教育一线,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耕教学。她先后主讲《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听力》、《英语阅读》等十多门课程,多次在全国、自治区和校级讲课比赛中获奖,展现了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主持和参与科研和教改项目三十余项,参编著作两部、教材四部,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更是以母爱般的关怀陪伴学生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刘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专职教师,2022级汉语言文学二班班主任。曾获得集宁师范学院第十届教师技能大赛文科组一等奖、2023年集宁师范学院第三届课程思政大赛公共课程组一等奖、集宁师范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优秀指导教师和集宁师范学院2022-2023学年、2023-2024“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荣誉。她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爱岗敬业,锐意创新,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身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以其高尚的品格影响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潘燕峰,女, 2014年12月参加工作,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主讲课程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曾荣获“全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优秀班主任”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关心关爱学生。做群众满意的好党员、学生满意的好教师,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她当前和今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彭丽芳,女,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双学士学位。现任集宁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长、班主任、数学教师兼滨河校区行政党支部书记、财务科副科长。先后荣获乌兰察布市“教改教研先进个人”“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优秀评审指导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所带2103班被评为乌兰察布市“先进班集体”。在教学中,她教诲如风、润物无声,细致严谨、精益求精。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主持申报多项自治区级教学课题,多次在市教研活动中做讲座、展示课交流。2023年被聘为内蒙古自治区高中数学学科名师工作坊成员、乌兰察布市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坊成员。

宋金平,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教授。她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参与学院各类专业和课程建设。勇于持续学习前沿知识和技术、敢啃硬骨头。在教书育人方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改革,为计算机类人才培养和改革做出了贡献。在教研、科研等方面锐意进取,主持市厅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期刊1篇,ISTP检索1篇,中文核心3篇。

图雅,蒙古学学院教师。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热爱党和国家,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并在教学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正确的政治思想理念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在近三年的教学工作中,每学期都承担《蒙古族儿童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蒙古族传统刺绣》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努力将政治思想教育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通过精心备课、生动讲解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图雅老师每年都会认真指导实习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职业素养,所指导的论文多次被评为优秀论文。在课外活动方面,图雅老师创立了蒙古学学院“乌仁威勒刺绣室”和“创新创业”活动室,通过这些平台,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技艺,还能在各类竞赛中展现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指导的项目也多次在国家级、区级与校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科研方面,图雅老师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区级项目,致力于蒙古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并在各类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未来,图雅老师将继续在教育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王博力涛,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教学与科研科副科长。工作中先后2次获得学校年度考核“优秀”等次,2次获得校级教学技能奖,指导学生3次获得国家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奖励,被评为集宁师范学院2024年度“优秀教师”。他对待工作认真细致,坚持言传身教、立德修身,在教学和工作中服务师生、任劳任怨、坚定地作学生的护航者。

王松涛,男,汉族,中共党员,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担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期间,为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尽职尽责做好教研室承担的各项工作。在担任班主任时,所带2017级化学专业两个班70名学生毕业时,有23名学生成为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有17名学生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人数占班里学生总数的24.3%。在担任教学科研科科长时,能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认真地做好教学科研科的各项工作,积极服务好学院全体师生。在担任学院副院长后,除了做好分管工作,还能够积极协助学院主要领导、团结全院教师全力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各项工作, 2024年4月化学专业顺利完成了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工作,并获得了专家的总体好评。王松涛老师主持申报的分析化学课程成为首批自治区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主持自治区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一项。曾获得校级优秀带训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区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4年指导学生获得第一届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总决赛三等奖。

王英维,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工作19年以来,不忘初心、努力工作,深受学生喜欢和爱戴,有极强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工作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任教以来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内蒙古地方史、中国历史地理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是校级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学术骨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6篇,有1篇文章为“学习强国”所发布和收录。出版专著《内蒙古地方近代史简论》。主持并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校级课题3项。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两次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承担班主任工作并三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王媛媛,女,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美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在校工作18年,先后担任团总支书记、教学科科长、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等职。《人体工程学》荣获2016年度“优秀教案”,《设计色彩》荣获2017年度“优秀教案”;任职以来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国外设计大赛获三等奖以上奖项5项,借此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和校级教改课题2项,获批博士创新科研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5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写并出版著作及教材5部;2017年被评为教坛新秀;2022年被评为集宁师范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实习指导老师;2023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24年被评为集宁师范学院“五一巾帼标兵”和校级优秀教师。

杨秀川,数学与统计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教育事业,恪守“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深耕细作于教学领域,跨越数个寒暑。在教学方面,他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课堂上,总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育人方面,以爱心和耐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他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在教育科研方面,他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参与多项教育科研项目,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班主任工作中,他通过培养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潜能,与家长保持紧密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他们的未来投入自己的热情与努力,为此荣获“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叶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团办副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带队参加教育厅2021年第一届和2023年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比赛,指导学生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2019年获得集宁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获评集宁师范学院师德标兵、优秀辅导员;2022年、2023年获评学校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024年获得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孤勇者》、《星辰大海》合唱三等奖。近三年承担了合唱实践、合唱指挥、视唱练耳、专业主科四门课程共计2000余课时。指导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26人次,完成采风报告29人次。指导毕业生参加毕业实习23人次。出版专著1部,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持各类课题10项,其中教育部项目4项、自治区级2项、校级4项,课题经费总计50余万元。

赵利芳,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她凭借着较强的教学能力、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学生的敬爱与同行的赞誉。在教学方面,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能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知识体系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她的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常常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学术研究方面,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评集宁师范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获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及多项教学及科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