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文化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章检索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快讯>>正文
​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挂牌仪式在集宁师范学院举行
2016-10-18 15:58     (浏览)

10月17日,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挂牌仪式在集宁师范学院泉山校区举行。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蒙古国研究中心主任白音门德,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达胡白乙拉,蒙古国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任娅茹,原内蒙文联副主席、乌兰察布文联主席满都麦,察右后旗察哈尔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小平、副会长钢土牧尔教授,集宁区大元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杰出席仪式。集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朱玉东,党委委员、副校长许卫、梁政,校长助理、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处处长刘国栋,校长助理、院办主任欧军,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及部分成员参加了仪式。挂牌仪式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利平主持。

朱玉东校长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协同创新中心”在我校挂牌成立表示祝贺,对内蒙古大学各位领导专程来我校挂牌表示感谢!我校能够作为核心单位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是对我校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多年来工作的充分肯定,是我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我校察哈尔文化学科建设的一次重大突破。察哈尔文化研究是我校的科研特色,也是我校学科建设的重点。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我校第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发基地和创新平台,对于察哈尔文化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进一步促进我校的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最后,他就我校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几点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是整合资源,壮大队伍,搭建平台,建设乌兰察布市级和自治区级察哈尔文化研究中心;二是加大投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三是拓宽思路,创新模式,为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四是以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大力推进学科建设。

欧军对集宁师范学院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工作进行了汇报。汇报主要从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的有关情况、工作回顾、今后工作思路三个方面展开。他说,要立足草原文化,面向蒙古学前沿,以察哈尔历史文化为主攻研究方向,彰显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将“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自治区一流,在国内名列前茅的察哈尔文化研究基地和文献中心。并强调指出,集宁师范学院会进一步完善中心的工作机制,加强中心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文献资料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凝练研究方向,参加和承办学术会议,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延伸研究成果。

许卫宣读了《集宁师范学院关于成立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朱玉东为察哈尔协同创新中心首批聘任的16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内蒙古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白音门德教授作了重要讲话。他认为,我校作为核心协同单位是很不容易的,集宁师院被认定批准主要是因为领导重视、专家们认真负责、将特色转化为优势。他希望协同创新中心要把工作作精、作细,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将要建设的科研创新平台,完成各协同单位的分工,制定经费预算,开展科研活动,并对下一步工作拟出详细计划。

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达胡白乙拉指示,集宁师范学院是察哈尔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协同创新”要以自治区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整合创新资源,发挥特色优势,形成多元、开放、动态和创新的组织运行模式。各核心成员单位应携手共进,密切合作,提升质量,加强研究工作,推进创新。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额尔很巴雅作表态讲话。他指出,集宁师范学院是察哈尔地区的最高学府,要将察哈尔文化打造成学院特色、亮点,察哈尔文化的发展在蒙古族的优秀文化中占有核心位置。他对于协同创新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尽快制定工作思路和规划;二是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三是要取得新的突破,防止纸上谈兵,把协同创新提高为国家社会基金的项目,以这个平台争取国家的资金。

随后,两校领导共同为“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专家视察了协同创新中心资料室,参观了由察右后旗察哈尔文化协同创新基地举办的察哈尔文化研发成果展览。

 

关闭窗口
 

集宁师范学院—察哈尔文化研究院  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工农大街59号
电话:0474-8814168  邮编:012000
ICP备案号:15260102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