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目的与原则
本办法旨在确保校园饮用水的安全卫生,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相关法规要求,定期对校园饮用水进行检测并公示结果。检测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二、检测周期与流程
1.检测周期:根据校园实际用水情况和水源特点,一般情况下,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检测。
2.检测流程:由学校后勤基建处负责委托
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采样和检测。采样点应涵盖校园内所有饮用水源、饮水机(厂家提供检测证明)等确保检测的全面性。
三、检测内容与标准
1.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水的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等。
2.检测标准: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确保饮用水各项指标符合卫生要求。
四、公示方式与渠道
1.公示方式:检测结果以书面形式进行公示,同时在学校官方网站或公告栏等显著位置进行电子公示。
2.公示渠道:确保公示渠道畅通,师生可方便获取检测结果。同时,可通过校园广播、班级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师生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五、结果解读与反馈
1.结果解读:学校后勤基建处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及时向师生解释检测数据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
2.反馈机制:建立师生反馈渠道,鼓励师生对饮用水安全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师生反映的问题,应及时调查处理并 予以回复。
六、应急处理与预案
1.应急处理:一旦发现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或超标情况,应立即停止供水,并及时向师生通报情况。同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处理,直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预案制定: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等,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七、监管责任与追究
1.监管责任:学校后勤基建处水电保障中心应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检测和公示,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同时,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防止水源污染和二次污染。
2.责任追究:对于在饮用水检测、公示和管理工作中失职、渎职或违法违规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后勤基建处负责解释和修订。通过实施本办法,我们将不断提升校园饮用水安全管理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用水环境。
集宁师范学院后勤基建处
2024年5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