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学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学团工作>>正文
 
 学团工作 
 
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仪器操作“雷区”盘点:这些错误别再犯!——安全守护进行时
2025-04-23 20:44     (阅读:)

仪器操作“雷区”盘点:这些错误别再犯!













亲爱的化学与化工学院师生们,大家好!在化学与化工的学习研究中,实验室仪器是我们探索科学的得力助手。但如果操作不当,这些助手就可能变成安全隐患。在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里,让我们一起盘点仪器操作的 “雷区”,守护实验安全。


一、仪器操作常见错误








1

未预热与校准

1. 错误行为:直接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忽略预热与校准步骤。比如使用分光光度计前不预热,会使仪器光源不稳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未校准的天平,可能导致称量的药品质量有偏差,影响实验效果,严重时甚至使整个实验失败。

2. 正确做法: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提前对仪器进行预热。在每次使用前,务必进行校准操作,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保证实验数据可靠。

图片

2

违规插拔与连接

1. 错误行为:在仪器运行时插拔电源插头或信号线。在气相色谱仪工作时插拔进样口部件,不仅可能损坏仪器接口,还会造成数据丢失,甚至引发电路短路,有火灾风险。随意连接不匹配的仪器配件,可能导致仪器无法正常工作,还会因不兼容引发故障。

2. 正确做法:关闭仪器电源并等待其完全停止运行后,再进行插头插拔等操作。连接仪器配件时,要仔细确认型号、规格是否匹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连接。

图片

3

忽视防护与环境

1. 错误行为:操作腐蚀性试剂的仪器时不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在使用酸度计测量强酸溶液时,若酸液溅出,可能灼伤皮肤和眼睛。将对温度、湿度敏感的仪器放置在不符合要求的环境中,如把电子显微镜放在潮湿的角落,会缩短仪器使用寿命,影响成像质量。

2. 正确做法:操作前根据实验需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为仪器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配备温湿度调节设备,定期监测环境参数。

图片

4

超量程使用

1. 错误行为:为图方便,使用量程小的仪器测量超出范围的值。用量程为 0 - 100ml 的量筒量取 150ml 液体,会导致量筒破裂,液体洒落,可能造成人员滑倒或试剂腐蚀地面。在使用压力传感器时超量程使用,会使传感器损坏,无法准确测量压力。

2. 正确做法:根据测量对象的大致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仪器。如不确定,应先进行预估或使用大量程仪器进行初步测量,再选择精度合适的仪器准确测量。

图片




二、师生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1

学生层面

1. 认真学习操作规范:主动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认真研读仪器使用手册,对每一步操作牢记于心,遇到不懂之处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请教。

2. 做好实验前准备:实验前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确认仪器工作状态,准备好防护用品。制定详细实验计划,明确仪器使用顺序和注意事项。

3. 操作中保持专注:实验过程中不随意离开岗位,密切关注仪器运行情况。不与同学嬉戏打闹,避免因分心导致操作失误。

图片

2

教师层面

1. 加强安全教育: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指导中,将仪器安全操作知识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安全操作的认识。

2. 监督指导实验:实验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对于复杂仪器操作,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操作。

3. 定期维护仪器:组织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建立仪器维护档案。及时发现并解决仪器潜在问题,确保仪器性能良好。

图片


安全无小事,仪器操作规范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仪器操作 “雷区”,营造安全、有序的实验环境,让实验之旅在安全守护下顺利前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