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错误行为:直接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忽略预热与校准步骤。比如使用分光光度计前不预热,会使仪器光源不稳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未校准的天平,可能导致称量的药品质量有偏差,影响实验效果,严重时甚至使整个实验失败。
2. 正确做法: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提前对仪器进行预热。在每次使用前,务必进行校准操作,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保证实验数据可靠。
1. 错误行为:在仪器运行时插拔电源插头或信号线。在气相色谱仪工作时插拔进样口部件,不仅可能损坏仪器接口,还会造成数据丢失,甚至引发电路短路,有火灾风险。随意连接不匹配的仪器配件,可能导致仪器无法正常工作,还会因不兼容引发故障。
2. 正确做法:关闭仪器电源并等待其完全停止运行后,再进行插头插拔等操作。连接仪器配件时,要仔细确认型号、规格是否匹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连接。
1. 错误行为:操作腐蚀性试剂的仪器时不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在使用酸度计测量强酸溶液时,若酸液溅出,可能灼伤皮肤和眼睛。将对温度、湿度敏感的仪器放置在不符合要求的环境中,如把电子显微镜放在潮湿的角落,会缩短仪器使用寿命,影响成像质量。
2. 正确做法:操作前根据实验需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为仪器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配备温湿度调节设备,定期监测环境参数。
1. 错误行为:为图方便,使用量程小的仪器测量超出范围的值。用量程为 0 - 100ml 的量筒量取 150ml 液体,会导致量筒破裂,液体洒落,可能造成人员滑倒或试剂腐蚀地面。在使用压力传感器时超量程使用,会使传感器损坏,无法准确测量压力。
2. 正确做法:根据测量对象的大致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仪器。如不确定,应先进行预估或使用大量程仪器进行初步测量,再选择精度合适的仪器准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