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院主页
首页 > 正文

集宁师范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系列应知应会(一)

作者: 时间:2024-10-30 点击数:

导语

我校将于2025年迎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将发布系列应知应会,带领大家学习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系列知识

1、什么是新一轮审核评估?

新一轮审核评估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由教育部于2021年正式启动,标志是2021121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属于院校评估的一种形式。审核评估强调高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形成写实性评估报告,促进学校不断改进,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推进评估分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根本、二突出、三发展、四促进、五育并举)

3.为什么要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

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达到自身设定的目标和国家、社会的期盼?这是所有高校都理应回答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义务。新一轮审核评估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以往院校评估(特别是上轮审核评估)的基础上,突出本科教育教学关键点,推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利于夯实本科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师,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成效上。

4.新一轮审核评估怎么进行分类评估?

本轮审核评估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审核评估针对建设目标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第二类审核评估具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第二种是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第三种是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5.我校属于哪一类哪一种评估院校

我校属于第二类第三种。

6.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定量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共46个,其中必选指标30个,可选指标16个,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可选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必选】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在校生比例≥1:350

【必选】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总数与全校师生人数比例≥1:100

【必选】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专项经费≥20

【必选】生均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40

【必选】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备注5

【必选】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统计要求见备注5

【必选】学生毕业必须修满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数≥2学分

【必选】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必修课程中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

【必选】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15%,理工农医类专业≥25%)【必选】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必选】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必选】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与学校应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的比例

【必选】专职辅导员岗位与在校生比例≥1:200

【必选】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1:4000且至少2

【必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比例≥1:500

【必选】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0%

7.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目标是什么?

强调把“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作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一根本: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两突出:即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三强化: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五个度:审核评估强调用学校“自己的尺子量自己”,重点审核“五度”: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8.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二是坚持推进改革。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三是坚持分类指导。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实施分类评价、精准评价,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严把高校正确办学方向,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提出改进发展意见,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推动高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五是坚持方法创新。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切实减轻高校负担,提高工作实效。

9.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新变化有哪些?

新一轮审核评估紧扣上轮评估存在的短板及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进行优化改进,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评估导向的变化。强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评估内涵的变化。变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三是评估类型的变化。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和不同指标模块供高校自主选择。四是评估方法的变化。采取线上与入校“一体化”评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当好“医生”和“教练”,为学校“诊断把脉”,突出评估为学校服务。五是评估功能的变化。突出评估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

10.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象是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则上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本轮审核评估。

11.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方针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12.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周期多长?

审核评估每5年一个周期。新一轮审核评估时间为20212025年。

13.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程序?

新一轮审核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六个环节。

14.新一轮审核评估专家组如何开展工作?

新一轮审核评估采取线上与入校相结合的评估方式。评估机构(部门)负责组建审核评估专家组,15-21人。专家组全体成员均参加线上评估,其中5-9位专家参加入校评估。线上评估2-4周完成,期间专家通过线上阅读自评报告,调阅、审读评估材料,与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进行座谈访谈,抽取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访谈,随机暗访等形式对参评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貌”进行全方位审核,查找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形成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与问题清单,梳理、整理问题清单并确定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问题。入校评估专家组5-9人,由专家组组长根据入校考察问题和具体任务情况确定,在专家组中产生,入校评估具体时间、天数等由专家组组长与校方协商确定,专家入校评估时间2-4天。入校评估重点任务是核查人才培养关键指标和关键环节、求证存疑问题、印证整体情况等。专家组综合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总体情况,形成写实性《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含问题清单)

15.新一轮审核评估“破五唯、立新标”有哪些举措?

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破立并举,将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作为考察重点,提出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评估体系,在评估工作中旗帜鲜明地强调立德树人评估导向,加强对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考察。一是强化学校内涵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避免单纯根据显性指标判断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在办学指导思想上,重点考察学校是否确立立德树人中心地位;在育人机制上,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形成“三全育人”合力;在领导体制上,重点考察学校是否确保党的全面领导。二是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第一标准。强化高水平教师投入评价,不是看“帽子”教师数量,而是注重其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贡献。注重凭实绩、能力和贡献评价教师,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突出教书育人实绩。三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完善“五育”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引导教师投入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获得感,从重结果评价向重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转变,完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四是强化多元主体评价,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评估机制和境外专家、青年教师、学生参与评估机制,从不同角度了解和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

16.新一轮审核评估的“133”报告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建立了“1+3+3”多维立体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评价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该体系包括《自评报告》、三份过程性报告(《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和三份结果性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从不同角度呈现教育和人才培养情况,形成全链条质量评价反馈和改进机制。

17.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有哪些?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类四种”,第一类设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审核重点38个;第二类设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7个、审核重点78个。具体特点如下。一是分层分类设计指标体系。第一类审核评估少而精,适用于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第二类审核评估量大面广,细分为三种,分别适用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二是突出本科教育教学关键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审核重点,推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指标体系注重兜底线、促发展,既体现国家意志,又给学校留足发展空间。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首次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增加定量指标,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对标国家底线要求,可选项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四是监督高校办学“红线”问题。增设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审核评估。

18.参评高校如何准备教学档案材料?

教学档案包括课程、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践等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教学档案按学校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无需做特定的整理,应保证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19.新一轮审核评估线上评估材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材料包括:《自评报告》;近三年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最近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有关资料,包括专业清单、课程清单、实验室清单、实习实训基地清单、近两年毕业论文(设计)清单、试卷清单等;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包括校历、课程表等;机构及人员目录,包括职能部门清单、教学单位清单、校领导名单、教师名单、学生名单、管理人员名单等。具备条件的高校可提供线上听课、看课信息等。

20.专家线上评估的四个核心要点?

1)每位专家听2次课(2)每位专家看2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最新版)(3)每位专家看2个专业的试卷(近两年)(4)每位专家看2个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近两年)(线上评估的“42”)

21.新一轮审核评估提出的质量文化是什么?

提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学校要把质量意识内化为深入人心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作为推动学校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

22.新一轮审核评估倡导“质量共同体”理念的初衷和用意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倡导“质量共同体”理念,强调为高校服务,而非“猫鼠游戏”,参评高校、评估专家、评估机构形成一个质量共同体,围绕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同题共答,共同研究推进,这就要求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看待评估,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自身短板,深挖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形成高质量“问题清单”。学校可就自评和他评中提出的问题与评估专家互动、研讨,共商持续改进提升之策。

23.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强化持续改进?

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5年一次的周期性评估制度,强化持续改进,让审核评估“长牙齿”,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的门槛条件,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账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建立“回头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对整改期内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负责人等问责措施,切实让评估整改“硬起来”。

24.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督导复查环节如何实施?

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将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和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公开曝光等问责指施。

25.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

26.三全育人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7.“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是指在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8.两性一度

两性一度是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29.以本为本

以本科教育为高校教育的基石,以本科人才培养为高校育人的根本,坚定不移地确立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全方位地进行理念转变、结构调整以及资源优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整体人才水平。

30.四个回归

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