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切实推进我校本科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和教学工作,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申报工作,具体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及名额
本次拟选树6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二、申报要求和条件
(一)“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遵纪守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人师表,师德高尚。
2.申报人必须为我校在职教师,坚持从事本科课程教学,近三年面向本科生每学期至少系统主讲1门课程,坚持把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近3年至少有两个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位列同职称教师的前30%。
3.积极开展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主持区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或者独立或以团队第一人身份获得区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以上,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示范性。
(二)“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1.团队带头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遵纪守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2.团队带头人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授课,承担本生课堂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3.团队人员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团队成员必须是直接参与者、实施者。鼓励学校内跨学科和专业组建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教学团队,以及不同学院间相近专业或课程(群)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包括负责人在内不超过8人。
4.团队负责人应具备申报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的条件。团队所教授课程应是立项建设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或区级一流课程。
5.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研究创新教育和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管理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中;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组织教研活动。
6.团队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能够追踪学科专业发展前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科专业发展。
7.教学团队的每一名教师只能主持一个或参加两个教学团队。
四、申报材料报送要求
(一)支撑材料要求
1.目前已有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和论文等申报表中所列研究成果;
2.至少1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不少于8个案例;
3.1门课程的说课视频(不超过10分钟)
4.1个课堂教学微视频(10分钟左右)
(二)材料报送要求
请各学院组织教师填写相应的申报书(附件1-2),并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以学院为单位填写《申报汇总表》(附件3-4),电子版发送至教务处邮箱jwc@jnnu.edu.cn。纸质版材料(汇总表一式一份;申报书、支撑材料一式两份,)报送至教务处212室。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24年11月28日,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刘银波 陈素清
联系电话:0474-8989013
附件1:集宁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申报书.docx
附件2:集宁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申报书.docx
附件3:集宁师范学院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4:集宁师范学院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5: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模版.doc
教务处
2024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