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进一步促进各基层教学组织(包括教研室、系、课程团队等)教研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提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引导教师从“从事教学向研究教学”转变,现将开展本学期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本学期教研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和申硕要求,以研究教材教法,创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能力,聚焦专业与课程建设,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推动教研活动规范化、特色化发展。本学期重点围绕以下六个主题开展:
1.积极准备参评材料。按照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项检查工作要求和师范专业认证要求,组织本系(教研室)教师认真准备参评材料。(必选)
2.组织“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领会和研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文件精神,聚焦教育综合改革,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理解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学效果。(必选)
3.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围绕应用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创新、学生适应性培养、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以及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的新模式和新路径。(自选)
4.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析课程思政进入课程大纲、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等教学全流程的情况,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课程思政公开课等教研活动。(自选)
5.产教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探讨如何构建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点带面推动产教融合课程、产教融合教材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自选)
6.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针对数字化课程建设、课程知识图谱构建、AI助教、助学开发与应用等开展专题研讨。(自选)
二、教研活动的工作要求
1.教研活动时间:2025年3月3日-7月20日(第1-20教学周)。
2.教研活动形式:活动可采用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讲座报告、公开课观摩等形式灵活安排。鼓励各基层教学组织与行业对接,开展产教融合的教研活动;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开展联合教研合作,积极探索虚拟教研室等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形式。
3.各学院要加强对各基层教学组织的指导和督促,围绕教研活动主题,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统筹制定本学期各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活动计划,填写教研活动计划表(附件),活动总次数不少于6次。除以上主题内容外,其它教研活动结合本教学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4.各基层教学组织根据教研活动计划,做好活动组织工作,留存每次活动的相关文字、照片、影像等资料,总结教研成果,详细记录教研活动过程,填写《教研室活动记录》手册。
5.各学院要对各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落实情况、档案规范化管理、教研活动效果等进行不定期检查,做好总结宣传工作,推广典型示范性的教研活动案例,有特色的教研活动要在学院网站进行宣传,发挥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确保教研活动质量和效果。
三、教研活动材料提交与归档
1.教研活动计划经各学院领导审核签字后以学院为单位于3月20日前交教务处备案,电子版和扫描版(主管教学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发送至jwc@jnnu.edu.cn邮箱,纸质版学院自行留存。
2.教研室活动记录手册、总结及相关材料各学院在学期放假前统一归档保存,以备检查。
联系人:陈素清 联系电话:0474-8989013
附件:集宁师范学院教研活动计划表.xlsx
教务处
202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