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根据自治区对2024年第一、二季社科普及总体部署和学校社科普及工作规划,集宁师范学院社科联、社科普及基地分别举办以“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为主题的社科普及专题讲座和宣讲、内蒙古当代文学中的北疆文化—《同月之光》品谈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学术研讨会、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内蒙古乌兰察布分营开营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现就上半年学校社科普及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回顾:
3月18日晚上,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体育与运动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泉山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郭永兴作主题宣讲,一千余名师生聆听讲座。郭永兴老师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为题,围绕“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六个方面进行宣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对全体师生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怀厚爱,领会“六句话”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月21日晚上,集宁师范学院科技处党支部书记、处长董永胜教授在网络楼1109室,围绕全面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就“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为我校100余名师生代表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专题宣讲。董永胜紧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深刻领会把握“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切领会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怀厚爱和期望重托,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精神,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年华等四部分内容,用丰富史实和客观事实,全面细致阐述了“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刻阐释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诠释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内蒙古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发展局面,各族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希望广大师生要深刻认识、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始终做到思想认同、行动拥护,发自内心地感恩党、感恩党中央,勉励广大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听取专题讲座和宣讲后,大家一致表示,要时刻不忘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以强烈的感恩之心和奋进之志,推动学校晋位升级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力量。

3月30日上午,“内蒙古当代文学中的北疆文化——《同月之光》品谈会”,在集宁师范学院泉山校区主教楼201VR实验室举办。活动特别邀请了内蒙古社科联社科普及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获得者韩伟林先生,与我们一同从他的散文集《同月之光》中探寻内蒙古当代文学中的北疆文化内蕴。品谈会上,由作家韩伟林做题为“书写北疆大地的历史之韵、民族之融、人文之美”的讲座。作家韩伟林情真意切地谈了自己对内蒙古当代文学中的北疆文化的了解以及自己创作《同月之光》的心路历程。韩伟林讲述,“北疆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的一种,是自古以来北疆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同月之光》中引出马可波罗和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等人物在北疆大地上的一些经历,谈了自己历史散文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最后,他又以自身的创作为例,鼓励同学们多观察、多读书,敢于探索和创新,努力写出有内在、有深度的文章,文笔要深入人物的内心情境,文字要有人文之美,要将历史的韵味融入文学,实现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地域的共鸣。品谈会结束之际,与会嘉宾和现场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学校可以多组织“北疆文化”主题的活动,让北疆文化深深扎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5月30日下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学术研讨会暨《纳西先民留在凉城的故事》新书发布会,在集宁师范学院泉山校区图书馆三楼特藏文献阅览室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北疆文化故事”以及《纳西先民留在凉城的故事》开展学术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纳西文化学者和士华先生的《纳西先民留在凉城的故事》再一次印证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是纳西族东巴文化又一重要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成果必定会让乌兰察布市和凉城县的文化建设更加光彩夺目。此次新书发布会与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巩固了大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同时也为讲好北疆文化故事、讲好乌兰察布故事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思路。

7月7日,2024年高校科学营乌兰察布分营在集宁师范学院开营。我校精心筹备了为期一天的科学探究活动,全体营员参观了校史馆、电子工艺和机器人技术实验室、自治区矿土土质改性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华再造善本书库等,听取了地学科普知识讲座。通过参观、考察等形式,提升参营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历史知识和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近距离了解大学生活,体验校园生活,帮助青少年树立了向更高学府迈进的决心。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本地文化特色,大家不仅感受了本地高校浓厚的科研教学氛围,同时锻炼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历时半年的社科普及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效果显著。活动参与者纷纷表示,通过参与学校举办的社科普及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在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通过举办系列紧扣时代命题的活动,对我校师生及地方群众了解、理解、掌握、宣传北疆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北疆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集宁师范学院社科联、社科普及基地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