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师范学院牵头石墨烯项目获国际先进评价 周建华校长发表讲话要求加快产学研融合突破新材料关键瓶颈技术
2025年9月19日,集宁师范学院牵头完成的“高品质石墨烯低耗制造及应用技术”项目成果评价会议在线上召开。经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的顶尖专家团队规范评审,项目整体技术获评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石墨烯结晶程度与导热系数等关键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集宁师范学院校长周建华在会上强调,此次高规格评价既是对项目团队的充分肯定,更是学校科研实力跃升与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本次评价的组织方,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的行业权威性为评审工作奠定了高起点。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是4A级全国性社会团体,其主持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经国家奖励办公室备案,是有色金属行业唯一省部级科技奖项,具备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资格,代表着行业最高荣誉。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正高级工程师高焕芝主持,副秘书长李芳等全程参与组织,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规定推进评审,从专家遴选、议程设置到资料审阅均彰显规范严谨。
本次评审的专家阵容堪称行业顶尖水准,汇聚了5位有色金属冶金与材料加工制备领域的权威学者:有色金属行业泰斗、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主任委员郑学军;中南大学国家杰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刘咏教授;重庆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蒋斌教授;重庆大学国家优青、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谦教授;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国家杰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席晓丽教授。专家们通过听取汇报、审阅资料、质询答辩等环节,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据了解,该项目由集宁师范学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所高校及5家行业企业,历经10年联合攻关而成,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项目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创新提出石墨水解纯化分离新方法与“协同分散—稳定锚固”理论,成功解决传统工艺能耗高、杂质难去除等痛点,相比传统工艺节能59.3%、节水79.2%,制备效率提升84%,研发的石墨烯散热膜热导率达1642W/(m·K),已在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近3年新增销售收入9.24亿元,利税2.3亿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
周建华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如此高规格的评审与权威结论,充分印证了项目的技术含金量与应用价值。他强调,项目不仅大幅提升了学校在新材料领域的科研话语权,更成为推动地方石墨资源转化、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学校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成果深化转化,进一步联合顶尖团队突破关键瓶颈,让这项成果成为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的中流砥柱。” 此次评价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品质石墨烯低耗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为集宁师范学院深化产学研融合、建设特色科研高地擘画了清晰路径。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行业顶级专家对石墨烯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价现场
安军伟教授在科技成果评价答辩中
供稿:石墨烯研究院
编辑:安军伟 郝慧清
审核:安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