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简介  新闻中心  参政议政  民主管理  政策理论  综合服务  党派园地  群团风采  时政要闻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集宁师范学院无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代表人士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一)
2022-03-23 15:14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集宁师范学院无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民进会员,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  侯勇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他所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2018年来,习近平连续五年与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交流,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基层干部、一线教师,一定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应该在教书育人过程“润物细无声”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给学生。我们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做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


农工党员,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鲁俊彪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5日下午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饱含深情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内蒙古的重视和关怀,体现了总书记对内蒙古人民的牵挂。

会上,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并且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牢记在心,落实于行”;深刻提出“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认识,明确提出“四个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党外人士和高校教师,我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刻理解、更加坚定“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民革党员,学生工作部科长  董春岐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事关内蒙古全局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思想内涵深邃丰富,情意深切,为我们内蒙古做好新发展阶段各项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方向,给我们以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党委统战部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引导我校各民主党派干部、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重要要求转化为建设地方示范性师范院校的生动实践。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对内蒙古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起来,深学细悟、对表对标,推动学习贯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九三学社社员,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郝非非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让我感受颇深。此次重要讲话精神让我深刻明白,我们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要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一家亲观念,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始终坚守党的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加团结一致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无党派人士,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云利英

2022年3月5日,惊蛰节气,暖意渐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连续第五年与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我更要以实际行动来响应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做总书记强调的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


无党派人士,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庞凤琴

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深深地感觉到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持续关心和关注。总书记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时,特别提到“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让我倍受鼓舞,也倍受激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牢固生态建设底线,共建亮丽内蒙古,共创美好幸福生活是内蒙古、也是乌兰察布人民的心声。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继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教务处副处长  胡文婧

聆听了习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的讲话首次提到“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认识,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的重要思想,重申内蒙古肩负的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责任。作为党外知识分子,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学校发展大局,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铸魂育人使命,教育引导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内蒙古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归国留学人员,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科长

尚妤

全国两会的召开,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的一体同心,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正朝着实现伟大复兴昂首前行。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实在在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国上下取得的瞩目成绩,指明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新要求、新目标,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既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同时也深化了民族团结之于内蒙古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教师和归国学子,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全过程。在“五个必由之路”的思想指引下,立足本职岗位,助力地区建设。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集宁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  联系电话:0474-8989028  |邮编:012000

网站简介 | 网站顾问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导航链接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集宁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