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政协的召开确定了八个民主党派的排列顺序
新政协筹备会议原计划1948年秋季在哈尔滨举行,因全国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遂决定改在北平举行。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不久,随着国共北平和谈的破裂和南京、上海的相继解放,新政协的筹备工作迅速提上日程。
在准备新政协筹备会的过程中,周恩来在西柏坡审阅修改了《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各单位民主人士候选名单》,并与《关于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等重要文件付印成册,送各方研究协商。
李维汉自1949年3月10日达到北平后,广泛与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交换意见、协商沟通,逐个走访了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谭平山、周建人、马叙伦、蔡廷锴等20多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同他们交换筹办政治协商会议和党派工作的意见。5月23日至28日,周恩来、林伯渠又分别约请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负责人,进一步协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一些具体问题。
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6月11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预备会在香山毛泽东住所举行。预备会议讨论通过了《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各单位代表名单》,确定参加新政协的单位仍为23个,但各民主党派的排列顺序有所调整,为: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救国会、民联、民促、致公党。应该说,这个排列顺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民主协商、考虑了各方意见后达成的一致。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46个单位中有党派单位14家,除中国共产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外,各民主党派的排列顺序调整为:民革、民盟、民建、无党派民主人士、民进、农工党、救国会、民联、民促、致公党、九三、台盟。
这一顺序与1949年6月形成的《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各单位代表名单》相比较,新增了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作为民主党派参加单位。对此,周恩来在1949年9月7日所作《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进行了说明:“凡是在去年‘五一’前就建立了组织或已开始建立组织,并且很快地响应了‘五一’号召的,就可以作为参加单位。现在参加筹备会的十四个党派单位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决定的。其中有三个单位,一是九三学社,一是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一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需要做些说明。九三学社是在抗战后期成立的,在民主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响应了‘五一’号召。因为当时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不能公开发表意见,所以一直到北平解放时才公开活动。台盟是一个革命的组织,‘五一’前就从事台湾人民的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早就筹备,今年才成立,它的前身是青年救国会、民主青年同盟等革命组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革命贡献很大。”基于以上考虑,九三、台盟成为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并正式列入民主党派的序列。
1949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代表会议,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成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因此,之后的党派排序中不再出现民联、民促。救国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认为其政治主张已经实现,遂于1949年12月18日在北京宣告结束,从而退出了民主党派的序列。

至此,以各民主党派参加民主爱国斗争的历史与行动为依据,经过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充分协商,并因为民主党派的组织变动,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中国各民主党派排列顺序,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