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文学院特邀知名校友宋生贵教授作校庆专题讲座

时间:2018-09-28 点击数: 供稿: 发布者:zwx 审核人:记者:班越 路宗悦 摄像记者:李友印 刘峰

    六十年春华秋实,六十年风雨兼程。为了喜迎集宁师范学院六十华诞,文学院特邀知名校友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宋生贵教授作了题为《读书与大学生的精神成长》专题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许卫主持。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富、科研处处长温世明、文学院院长李俊、办公室副主任张强出席并与文学院师生共同聆听讲座。

宋生贵教授提到,在他看来,提高修养与提升境界,是人生的大课题。他一直坚信,拥抱智慧本身就是智者的选择。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阶段。良好的精神成长须加强精神锻炼,读书是提升修养与境界、滋润精神成长的必要方式与有效途径。精神成长的指向是:宽视野、高境界、富内涵、好品质。

宋教授在谈到读书的意义是这样描述的,读书为获取知识,这是最起码的。比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味”与“修养”。人的修养,靠持之以恒的读书渐渐形成。宋教授说“我是主张理性主义与趣味主义并重的人,我敬重学术,但绝不做学术机器,而愿做爱美的学者或读书人”。读书的主要导向是开发与调节人的知、情、意、行。导向求真、向善、爱美、创造、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做有专业能力而又趣味广泛的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读书是涵养心性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宋教授也说到了他自己对于读书的心得体会,读书之“治”在于治愚、治懒、治俗、治浮躁。治抱残守缺的偏见,治自以为是的短见,治急功近利的贪见。同时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持之以恒并且要用心守静。读书读经典,何为经典呢?经典是经过时间的淘洗更加魅力彰显的书,是一些产生特殊影响的书,是读了一次之后还会重读的书。经典可以把现在的噪音调整为一种背景轻音。就文学而言,古今中外文学史即可谓最佳导读图。

最后宋教授总结读书要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持之以恒。

宋生贵教授简介:

宋生贵(笔名“一村”),集宁师范学院1981届毕业生,现为内蒙古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主要从事艺术美学、民族艺术研究与文艺评论,业余涉笔文学创作与书法实践。已出版学术著作、散文作品集、书法作品集2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学术与创作成果奖33项。

集宁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工农大街59号
电话:0474-898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