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姓名 |
论文名称 |
发表期刊 |
发表时间 |
1 |
闫晓云 |
基于认知语言学看李尔王的悲剧 |
长城 |
2014.03 |
2 |
闫晓云 |
《傲慢与偏见》中的翻译策略研究 |
剑南文学 |
2014.1 |
3 |
闫晓云 |
论语言交流中的语码混合分析研究 |
校园英语 |
2014.5 |
4 |
丁慧 |
从《大街》的主人公看妇女选举权运动 |
短篇小说 |
2014.12 |
5 |
丁慧 |
揭示真相——简评辛克莱•路易斯的《大街》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
2014.12 |
6 |
丁慧 |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15.1 |
7 |
丁慧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Canadian Women——Analyz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ay-Ying in the Concubine’s Children |
时代教育 |
2015.1 |
8 |
丁慧 |
An Analysis of A Woman on a Roof from the Feminism Perspective |
海外英语 |
2015.1 |
9 |
袁晓伟 |
基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张白桦及其文学翻译 |
南方论刊 |
2016.07 |
10 |
李春燕 |
美国梦的幻灭:简评《了不起的盖茨比》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5.8 |
11 |
包欣欣 |
莫言与福克纳小说创作主题的对比研究 |
短篇小说 |
2014.2 |
12 |
刘翠娟 |
阐释学视角下《德博家的苔丝》的多义本分析 |
长城 |
2014.1 |
13 |
刘翠娟 |
文化差异视域下《论语》的英译本分析 |
芒种 |
2014.11 |
14 |
刘翠娟 |
Pearl S. Buck's Feminist Translation in All Men Are Brothers |
海外英语 |
2014.08 |
15 |
刘翠娟 |
Pearl S. Buck's Feminist Views Embodied in her Novels |
海外英语 |
2014.08 |
16 |
刘翠娟 |
女性主义翻译与中国传统译论 |
英语广场 |
2014.1 |
17 |
常仕璇 |
《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研究 |
海外英语 |
2014.4 |
18 |
李一 |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解读(中文核心) |
芒种 |
2015.04 |
19 |
李一 |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中文核心) |
芒种 |
2014.01 |
20 |
李一 |
论《源氏物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 |
戏剧之家 |
2015.12 |
21 |
李一 |
《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
散文百家 |
2015.07 |
22 |
李一 |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分析 |
青年文学家 |
2015.11 |
23 |
李一 |
浅谈对比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关联性 |
鸭绿江 |
2015.11 |
24 |
李一 |
英语语言学与西方文论的关系分析 |
牡丹 |
2015.1 |
25 |
李一 |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问题分析 |
快乐阅读 |
2015.11 |
26 |
贺瑜 |
理智的城堡-简.奥斯汀作品语用学研究 |
语文建设 |
2016.7 |
27 |
刘至美 |
福斯特小说中的生态元素研究 |
语文建设 |
2015.11 |
28 |
刘至美 |
试论英美文学教学中人文思想的渗透 |
校园英语 |
2016.06 |
29 |
王坤 |
关于简奥斯汀文学作品之女性意识问题研究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4.01 |
30 |
王坤 |
简奥斯汀现实主义和女性视角研究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4.02 |
31 |
马义 |
福斯特小说创作中的文人形象分析 |
语文建设 |
2015.12 |
32 |
解学林 |
试论英语新闻翻译中的名-动相互转化现象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4.9 |
33 |
解学林 |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 |
短篇小说(原创版) |
2014.12 |
34 |
解学林 |
梅尔维尔小说《白鲸》中象征元素的生态解读 |
语文建设 |
2015.1 |
35 |
解学林 |
奈保尔小说《河湾》中的流散元素探究 |
芒种 |
2015.1 |
36 |
解学林 |
英语词汇翻译的必备技巧—语序变换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2 |
37 |
解学林 |
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翻译的词类转换技巧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2 |
38 |
解学林 |
试论英语语篇层面上翻译的标准与方法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
2015.03 |
39 |
解学林 |
因循本义 随适语境(一)—《文心雕龙》“隐秀”作为双字术语的英译策略研究 |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
2015.03 |
40 |
解学林 |
因循本义 随适语境(二)—《文心雕龙》“隐秀”作为双字术语的英译策略研究 |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
2015.03 |
41 |
解学林 |
诗理共建 稳中求变—《文心雕龙》含“隐”单、双字英译的诗学策略 |
科技创新导报 |
20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