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老牛生命学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进高校项目”实施方案
针对全球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频发的现象和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求,自2011年始老牛基金会捐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老牛生命学堂”为主题的“自救互救”培训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掌握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与互救意识,推动公民教育和人道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通过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向孩子们的父母、亲戚、朋友广泛宣传,不断扩大社会的受益范围,从而提升我们全民在突发灾难面前“自救互救”的能力,降低灾害损伤程度。目前,间接受益人数已超过十万。
我区自然灾害多发,各种交通事故、突发事件及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其中学校是最易造成伤亡的场所之一。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赋予各级红十字会法定职责,也是学校管理、学生安全教育的应有内容。自治区红十字会和教育厅为了推动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于2011年8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自治区政府把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作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任务和保障民生的生命工程,于2011年1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对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鉴于此老牛基金会拟在内蒙古自治区深入推进“老牛生命学堂”项目,并且为了贯彻落实好两个《通知》的精神,老牛基金会于2011年底向自治区红十字会捐资100万元,用于2012年在全区46所高等院校中开展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高师生的应急救护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高校乃至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一、指导思想
充分尊重老牛基金会捐赠意愿,贯彻落实自治区红十字会、教育厅《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为实现“凡有人身伤害的事故现场,就有经过红十字会培训的救护员实施救护”的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二、项目目标
在高校中普及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知识,让师生掌握应急救护和逃生避险技能,同时,大力传播人道主义精神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其中:在46所高校中培训救护师资110名(每所高校2-6名),培训学生骨干10965名,以确保每班至少有一名学生掌握自救互救和防灾避险技能,并由学生骨干在大学生中进行培训和传授。争取实现37万名在校大学生都进行培训学习。在每所高校建立1支由15名师生组成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
三、项目实施的时间、范围和内容
项目实施时间为2012年9月——12月。项目实施范围为自治区46所高等院校。项目以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创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灾害中逃生避险知识为核心培训内容,辅以危险因素(交通、水、火、电等)预防、常见急症处理的教授,同时传播红十字知识和理念。
四、项目要求
(一)成立项目组织领导机构。由自治区红十字会、教育厅、老牛基金会分管领导组成“老牛生命学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高校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红十字会业务处,办公室成员由自治区红十字会业务处、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老牛基金会项目部有关人员组成。
项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审定项目计划书、项目实施方案、项目预算等重要文件,监督、检查各高校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项目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的协调沟通、组织策划、方案制定、师资培训、项目指导、项目宣传、经费管理、总结评估等工作,掌握项目实施进度,监控项目成果。教育厅体卫艺处重点负责项目培训任务的部署实施、督促检查等工作。
项目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刘菊茹 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董方成 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巡视员
副组长 雷永胜 老牛基金会秘书长
项目办公室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 李文元 自治区红十字会业务处处长、项目办主任
武福英 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
程会田 老牛基金会项目部部长
成员 张 韬 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
李 鑫 自治区红十字会业务处副处长
胡志行 自治区红十字会宣传筹资处副处长
孟昭卉 自治区红十字会业务处副调研员
姜丽光 自治区红十字会办公室副调研员
王瑞磊 老牛基金会项目主管
李小强 自治区红十字会业务处科长
(二)各高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学校红十字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救护师资参加的项目实施机构,明确责任,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各盟市红十字会参照自治区的做法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督促检查、具体指导本地区项目落实情况。为使项目顺利实施,尚没有建立红十字会的高校,要在项目实施前首先建立起学校红十字会,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三)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掌握培训进度、严格培训质量、注重培训效果、防止“走过场”。学生骨干培训和班级普及培训的内容和学时严格按照自治区红十字会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自治区红十字会、教育厅做好去全区高校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指导;各盟市红十字会负责本地区高校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指导。
五、项目实施
项目主要由各高校按照项目目标和要求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挥高校红十字会和救护师资的作用。
(一)编印教材。由自治区红十字会负责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应急救护常识》培训手册(其中涉及到老牛基金会的内容,须事先经老牛基金会确认),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避险、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等内容。印制12000册,作为学生骨干培训的专用教材。
(二)师资培训。由自治区红十字会负责。按照项目计划,自治区红十字会拟举办师资培训班,共培训师资110名(每所高校2-6名)。培训内容、时间严格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规定的救护师资培训计划进行,经考试合格,颁发《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证》。培训地点选在呼和浩特,培训班师资由自治区红十字会聘请。参加培训的学员,经自治区红十字会考试合格,取得《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证》后,承担各高校的救护培训授课任务。
(三)学生骨干培训。每个教学班级推荐一名学生参加骨干培训班,由各高校救护师资授课。每期培训班最多培训学生骨干60人。每期学生骨干培训班救护师资要填写“老牛生命学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高校项目学生骨干培训记录表”,参训学生在表格中签名,为项目总结评估提供依据。
(四)全员普及培训。学生全员普及培训工作由学生骨干完成,救护师资进行跟踪指导。学生骨干在本班级完成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培训班,并填写完成“老牛生命学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高校项目班级培训记录表”,将培训情况反馈本校项目实施机构。
(五)成立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在项目实施中,每所高校均成立一支由15人左右组成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由自治区红十字会使用项目资金为救护队装备标识、队旗、队服(马甲)、胸牌、急救箱等必需的常用设备,制定工作责任。
(六)应急救护比赛。计划于11月份,由自治区红十字会、教育厅在呼和浩特举办“老牛生命学堂——驻呼高校应急救护技能比赛”,驻呼23所高校组队参加,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由自治区红十字会、教育厅联合发文表彰奖励并颁发奖牌。届时,请自治区有关领导、老牛基金会领导、各驻呼高校领导出席,请新闻媒体给予宣传报道。
项目小(总)结的内容:领导机构成立、项目起止时间、项目实施过程(师资培训、学生骨干培训、普及性培训的人数、内容、质量),对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促进作用,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建立及作用发挥情况,培训工作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宣传报道的情况,师生对项目的评价及对项目社会效益的评估,存在问题和困难,工作建议,资金使用情况等。
六、项目督导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治区红十字会、教育厅、老牛基金会对所有高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重点对驻呼直属高校进行检查,抽查部分盟市高校。检查的重点内容是:领导重视、师资作用发挥、培训计划的落实(参加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学时、质量及进度,项目经费使用)项目宣传等情况。各盟市红十字会参照自治区的做法,做好对本地区高校培训的监督检查工作。
七、附件:
1、学生骨干培训大纲(8学时培训课程)
2、班级普及培训教学大纲(3学时普及培训课程)
3、“老牛生命学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高校项目”学生骨干培训记录表
4、“老牛生命学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高校项目”班级培训记录表
5、“老牛生命学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进高校项目”培训任务及经费分解表
6、老牛生命学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高校项目”宣传方案
7、项目实施全部过程涉及的各见证性资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