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李荣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我校于11月30日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和全体学生线上参加“高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讲”专题讲座。
讲座由内蒙古自治区疾病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专家、艾滋病预防专家杨景元主讲。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艾滋病的起源、病毒特性、传播途径、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等核心知识要点。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重点强调了艾滋病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三种主要途径,并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详细解读,纠正了学生们诸如“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等错误认知。在讲解预防措施时,专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规范注射行为以及母婴阻断技术等关键预防手段。同时,呼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反馈,在知识层面,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大幅提高,了解了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以及日常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如握手、共用餐具等,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准确。在态度方面,同学们普遍意识到艾滋病的严重性和预防的紧迫性,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许多同学表示今后会更加注重个人健康,积极倡导身边人共同预防艾滋病。在行为意向方面,同学们表示要掌握科学的性知识,丰富课余生活,增强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
此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储备,提高了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还在校园内营造了关注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控教育工作,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志愿者活动等,将艾滋病防治知识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