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生处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圆满完成了2014年学生工作计划中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这一年的学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将主题班会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下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度主题班会评比活动的通知》(集师学发【2014】5号),按月布置了主题班会内容,进行了理想信念、诚信感恩、励志、心理健康、校园安全、文明素养、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按照教育厅要求,在2014年3月和9月,开展了全校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关心的焦点问题和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由分管校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广泛征求了班主任、学生的意见、建议。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立足现实,努力探索,收获颇丰。下发《集宁师范学院关于开展第四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的通知》(集师院办发〔2014〕6号),在全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月活动,活动以手语操大赛、心理健康图片展、心理健康DV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剧大赛、主题班会、电影赏析、心理讲座等形式展开,集体获奖48名,个人获奖450名。我校额尔敦其其格、杜雪梅被评为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孙俊芳撰写的论文《一例大学生疑病症的元认知心理干预》荣获内蒙古高教学会大学生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三等奖。助学管理中心于4月10日至4月30日开展了诚信月活动,10月20日至11月20日开展了“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活动,参赛作品150篇,有 26件作品获奖,活动效果明显。
加强了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统一制作入学教育PPT,按系开展,提升了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成功举办了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训式。
二、学生常规管理和服务工作
制度完善。完善了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修订了《集宁师范学院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在学生工作会议上听取来自系(院)的工作汇报、意见建议,总结工作,布置任务,提高了对各系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严格落实考勤每周上报制度、请销假制度、走读管理制度、早操管理办法等对学生考勤、请销假、走读、早操进行管理,成效明显。处理惩治了各类违纪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等),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我校张伟、许卫撰写的论文《新建本科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研究》荣获2014年全区普通高校学生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兰立新撰写的论文《大学生吸烟行为养成与戒烟初探》荣获三等奖。张铭、云利英被评为全区学生工作先进工作者。
评优评奖。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综合测评及学生各类评优评奖工作。3月初布置了综合测评任务,开展了自治区级各类评优活动,有96名学生获得区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96名学生获得区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119名学生获得区级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6月中旬开展了2014届毕业生的各类评优工作,有84名三好学生,38名优秀学生干部,61名毕业生获得校级的荣誉称号;9月初开展了2013-2014学年度学生校系级各类评优工作,有214名三好学生,131名优秀学生干部, 39名优秀班主任和39个优秀班集体获得校级荣誉称号。6月底开展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专业奖学金评选和发放工作,专业奖学金参评范围为2010级本科共1223名学生,总金额为160,700(壹拾陆万零柒佰)元整。还圆满完成了学生临时副食补贴的评选和发放工作。2014年国家补发了2次2013年的副食补贴,补贴名额达5510名,总金额达559,265(伍拾伍万玖仟贰佰陆拾伍)元整。完成2014年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和审核工作,13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95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755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
完成了学生平安保险的理赔服务工作。为60多名学生赔付近50万元的理赔金。为231名新生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
三、学生助学管理工作
注重对贫困生的认定、管理和资助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基本掌握全校贫困生情况,关心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采用勤工助学、国家奖助学金、专业奖学金、困难补贴、各方捐助、生源地贷款、缓交学费、减免费用的方法,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示的原则,开展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2014年为2700名学生办理了生源地贷款,贷款金额约1600多万元,并进一步做好贷后管理和教育工作。按照教育厅和开发银行的要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行了专职人员培训和微机录入、微机化管理,并与开行及教育主管部门联网办公。
2014年我校12名在校大学生获得中国建设银行少数民族成才奖,资助金额为3.6万元,2014年秋季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办理了缓交学费手续;为10名特困新生减免了行李用品或军训用品费用7000元;为一名毕业特困生减免了2.9万的学费;130名新生得到了10.9万元的电信捐助。并提供了90人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累计金额约5万元。
四、学生公寓工作
公寓安全检查工作。加强公寓楼内门卫值班制度,认真履行值班规定,填写值班记录和交接班手续,对来客进行登记,并在楼门口设立了警示牌,特别是针对四、六人间电脑等贵重物品的出入楼进行了专门的登记。防止外来人员在楼内进行推销、宣传、广告,减少了外来不安全因素。改进了对夜不归宿学生的检查方式,实行了楼长轮流值班制度,上报前认真复查,防止错报、漏报或多报,并与各系组织开展不定期突击检查。宿管科安排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和整理工作,定期对公寓楼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包括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安全指示牌等安全辅助工具器材,发现过期不能使用及时更换。特别是楼内公共部分和死角,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并通过保卫处协助配合,加强安全管理。组织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宿舍文化建设月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宿舍生活风貌增添无限活力。
维修维护工作。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每日对学生公寓的床板、护栏、床架进行检查、维修、维护。全年维修水龙头1500余个、疏通下水200余次等。2014年利用暑期对泉山校区所有宿舍内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维修,共检查维修床架3500余套;维修床板1000块;学习桌500张;更换中空玻璃85块;更换门顶玻璃120平米;维修床护栏60副;更换洗漱间、卫生间闸阀、水管100余处,泉山校区公寓一、三、五、八、九号楼洗漱间、卫生间上水管部分进行了维修更换50间,更换延时阀80余个,重新装饰(刮白、油门、清理等工作)了三号楼,更换宿舍纱窗500扇。暑假期间,对北校区的学生公寓财产进行清点、移交给学校资产设备科。
启用了白海校区。配合学校的整体部署为四个系2600名同学安排了住宿,确保了白海校区的顺利搬迁启用工作。利用假期粉刷了A、B座学生公寓的墙裙。顺利完成了2014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圆满完成了2014年新生的住宿安排工作。
五、校医院工作
在做好学生防病、治病的同时,组织了常见病、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讲座,组织开展了全校的消毒工作。加强值班制度,按时轮岗值班制,做到了24小时不间断为学生服务。顺利完成了大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新生、毕业生的体检任务和校运会、体质健康测试及在我校举办的各项活动的医疗保障服务。启用了白海校区校医院,为近3000名学生提供了日常医疗保障。
六、武装部工作
圆满完成了2014级新生的军事训练,组织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600人的军体拳表演等,受到上级军训领导机构的表扬。进行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教学效果明显。圆满完成了2014年大学生征兵工作。在国防建设工作方面,我校获得乌兰察布市第九届“神州杯”国防知识竞赛二等奖。黄倩被评为2014年全区大学生征兵个人先进。
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学生工作方面
1、学生工作内容繁琐、任务繁重,学生处现有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工作压力较重。
2、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相关配套设备设施不足,有碍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3、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公寓工作方面
1、因工资、待遇较低等原因公寓聘用临时工无合适人选,年龄结构大,学历层次低,不能很好地担任公寓安全保卫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男女生在宿舍内抽烟、喝酒现象屡禁不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学生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老师深入宿舍相对少,真正进宿舍和学生交流沟通不足,思政工作处于薄弱环节。还需各系及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做好学生思政工作。
4、各公寓楼微机联网管理还未能实现,管理技术较落后,公寓管理还存在一定的被动因素。
5、2014年暑期学校针对泉山校学生宿舍用电进行了改造,通过两个多月的使用发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每一个宿舍现仅有两个五孔插座,且都在下铺,上铺学生只能再接插线板,使用极不方便,且插线板质量规格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
6、泉山校区顶层宿舍因潮、湿、冷,学生普遍反映强烈;部分潮湿情况严重的宿舍不能安排学生入住,导致住宿资源紧张并且造成浪费。
7、白海校区宿舍门无检查窗口,公寓管理人员及系院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宿舍内的实际情况。
(三)校医院工作方面
1、校医院设备设施陈旧、落后,急需设备更新。
2、校医院两个校区都严重缺少医护人员,所有在职职工24小时实行值班制度,急需新增人员。
集宁师范学院学生处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