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全校师生应对突发意外的自救互救素养,11月20日,集宁师范学院特邀乌兰察布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宣讲团,在泉山校区主教楼219报告厅开展急救知识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设备使用专题培训。学生处、经济与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医务室全体成员、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培训。培训由学生处副处长黄倩主持。
宣讲环节,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紧扣校园常见突发场景,以真实鲜活的急救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生动详实的语言系统讲授了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120 急救电话规范拨打流程及正规救护车识别等实用技能。针对校园中易发生的运动损伤、意外晕厥、气道异物梗阻等情况,讲师重点拆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规范 —— 从患者意识判断、紧急呼救流程,到胸外按压的精准位置,再到人工呼吸的配合技巧,每一个操作环节均通过模拟人进行精准示范讲解,并反复强调“黄金4分钟”在急救中的关键作用,让师生深刻认识到及时施救的重要性。

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教学中,医护人员详细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成人、儿童的差异化操作要领;同时,逐一拆解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完整使用流程,从设备开机启动、电极片精准粘贴位置,到电击前的安全确认步骤,帮助师生快速掌握这一“救命神器”的操作逻辑。此外,讲师还普及了120急救电话的拨打要点,着重提醒需清晰、准确告知事发详细地址、伤者具体伤情及有效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避免因信息模糊延误救援时机。


实操演练环节气氛热烈高涨,师生们分组围绕模拟人踊跃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实操练习。急救中心工作人员穿梭于各小组之间,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针对按压深度不足、操作手法不规范、包扎松紧不适等常见问题逐一细致纠正,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熟练掌握标准操作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此次应急救护专题培训是学校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校将以此次培训为重要契机,正式将急救知识纳入校园安全教育核心体系,持续常态化开展相关专题培训与实操演练,不断提升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筑牢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