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
 
 
集宁师范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度资助育人系列活动的通知
2024-05-30 10:26     (阅读:)

各二级学院学工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强化资助育人效果,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度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活动主题

助学梦、铸人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学生资助系列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自强自立、励志成才,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构建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安排

(一)开展“自强之星”评选活动

各学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申报条件、程序和相关要求,开展院级“自强之星”评选工作。在评选过程中要做好典型的挖掘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自立自强、成长成才。院级“自强之星”评选工作应于2024年6月15日之前完成,并于6月18日前推荐2名同学参加校级“自强之星”评选活动。

时间:2024年6月

(二)开展资助育人征文活动

各学院要积极开展院级资助育人征文活动,组织本学院受资助学生紧扣当代学生在党和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主题,撰写自己在学生资助政策帮助下的青春奋斗故事、耳闻目睹的感人助学故事。作品应感情真挚,内容真实、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题目不限,体裁不限,2000字以内。院级资助育人征文活动应于2024年6月20日之前完成,并于6月23日前推荐3篇高质量征文参加校级资助育人征文活动。

时间:2024年6月

(三)开展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各学院要抓住离校前、贷款毕业生毕业确认和毕业还款工作以及每年文明校园创建月等关键时间节点,多措并举的将诚信教育、诚信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学生社会实践等育人活动全过程。举行专家讲座、知识竞赛、舞台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短视频创作、主题班会等,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普及金融知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和不良校园贷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个人征信认识,切实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金融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要积极引导学生勤俭节约、理性消费,树立自立自强、努力奋斗的精神,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

时间:2024年6月

举办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

各学院要积极培树、遴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等先进典型,通过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学生事迹进行宣传,发挥各类奖助学金的育人导向和激励作用,优秀学以亲身经历分享成长感悟,以身边事启迪身边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学生向榜样看齐,奋发向上、扎实进取,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学院应于6月底前报送1个典型案例。

时间:2024年6月

)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

各学院要制定志愿者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相关方案,组织受助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践行“资助·感恩·回馈”资助育人理念。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感恩奉献的优良品质,鼓励受资助学生将学习实践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相融合,调动广大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学校资助,强化受助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奉献意识。

时间:2024年6月-12月

)开展暑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各学院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动高校在校学生、受助学生利用暑期返家期间在家乡宣传解读国家学生资助政策。通过走进社区街道,走进农村,走进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走访学生家庭,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深化学生的诚信、励志、感恩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时间:2024年7月-8月

)打造资助育人特色品牌活动

各学院要以资助育人为抓手,统筹学业、心理、就业、创新创业等资源,在学业提升、心理帮扶、励志引领、就业帮扶、实践锻炼、素质提升、诚信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开展体现学院特色的资助育人活动,打造资助育人特色工作品牌。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策划。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发动全体师生,积极动员受奖受助学生参与,活动范围尽可能覆盖每一位受助学生。

(二)丰富形式,力求实效。

各学院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党团和班级建设、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形式,采取“助人”与“育人”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教育活动。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各学院要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讲先进事迹,切实将活动办得有广度、有深度、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积极营造浓郁的资助育人文化氛围,相关活动报道及时向“集宁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公众号投稿。

活动结束后,请各二级学院将自行组织的活动材料于6月30日前报送到邮箱443918038@qq.com。报送材料需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图片、视频材料需清晰,标注清楚。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202453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