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办学特色
——突出师范性,强化实践性,培养中小学和幼儿园实用人才
升本以来,学校秉承师范性、彰显民族性、突出地方性、加强应用性,办学成效明显。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以来,进一步突出师范性,强化实践性,着力培养中小学和幼儿园实用型人才,为乌兰察布市和自治区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建设教育科学学院
学校于2012年在原教育系的基础上成立幼师学院,并于2017年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于2014年6月迁入白海校区,极大地扩展了办学空间;
2.加大经费投入,近三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施设备改善,优化了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3.加强管理和教学两支队伍建设,注重从内涵建设上提高办学水平。
二、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业指导和综合素质训练
近年来,教育科学学院非常重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业指导和素质提升工作,特别是加强学生考研助学辅导,促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考研上线率逐年提高。2016年毕业生103人,报考47人,录取17人,占毕业生16.5%,占报考人数的36.2%;2017年毕业生40人,报考21人,录取9人,占毕业生22.5%,占报考人数的43%。
三、以教学为中心,全力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品牌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来的“3.5+0.5”改变为“3+1”模式;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结构比例,基本保持在1:1左右;
3.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举办“实践教学周”活动,安排儿童剧表演、幼儿故事比赛、粉笔字比赛、说课与讲课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4.开展“教学成果展演”活动。每年以班级为单位精心组织“教学成果展演”,集中展示专业技能。从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成果展演共举办了6届,活动参与度高、演出水平高,成果层次高;
5.踊跃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组织赛前训练,成绩突出: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片段教学比赛,连年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2017年参加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竞赛内蒙古选拔赛取得一等奖,参加全国赛事获得集体三等奖;2019年参加全国“华文杯”师范生学前教育片段教学比赛,斩获教学活动设计一、二、三等奖以及教学技能展示二、三等奖。
四、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实践、实习、就业新模式
1.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活动,制定出台《教育科学学院教育见习方案》、《教育科学学院教育见习生行为规范守则》等文件,每学期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集宁区基地幼儿园专业见习一周,收到良好效果;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有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园所80家。
3.实习安排由分散实习向集中实习转变,并严格按照实习程序,加强组织,强化指导,保证质量,实习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4.加强实习工作管理,制定了《教育科学学院集中实习管理办法》,印发了实习、见习手册、实习简报(两期)。
5.积极探索实习加就业的新模式。近三年,与乌兰察布地区39所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15所小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2016年与自治区内以及北京等地80家幼教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目前仍在考察,准备扩大合作范围,为2018届学前教育专业预毕业生搭建实习平台,并提前做好实习指导、就业协助等工作。
五、突出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特色,提高学生从教能力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合理设置艺术教育课程,打好艺术教育基础;
2.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舞蹈教育,成立了 “学院女子合唱团”和“学院扬帆舞蹈队”;
3.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建立了幼师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工作品展厅,集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展厅接待校内外人士参观成为亮点,得到广泛赞誉。
4.每年集中展示学前教育教学成果,主要以艺术表演见长。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1.委托专业机构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同时派出教师参加专业培训;
2.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学会和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利用“国培计划—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历练队伍、提升教师业务能力。2011年开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国培计划”任务,在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幼儿园园长培训、幼教送教下乡以及集宁区新教师岗前培训等教学活动中,我院都派出教师参加培训教学活动以及部分管理工作。 2012年以来,深度参与“国培计划”项目申报、方案设计、教学组织、专题教学、班级管理过程,特别是加强“国培计划”与实际教学的联系,密切国培学员与在校学生的互动交流,为完善教学计划、修订我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17年以来,依托国培项目组织教师们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效果良好。
七、强化社会服务,努力塑造我院品牌形象、提高影响力
1.与乌兰察布市妇联合作,支持多名教师参与家庭教育进社区、进学校(园所)等活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先进集体”、“ 乌兰察布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
2.与乌兰察布市、区、县教育局以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经常性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和专业技能测试评委等工作;
3.加强心理教研室社会服务功能,支持多位教师广泛参与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心理援助活动;
4.主动与区内外高校、幼教机构建立联系,考察学习、互动交流、谋求合作;
5.加入内蒙古幼教工作者协会,成为团体会员,积极参加其活动;成立乌兰察布市幼教暨家庭教育协会,为有计划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搭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