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学院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评估与认证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团学工作  就业创业  通知公告  学习园地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评估与认证>>认证与评估知识>>正文
【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第三期
2024-05-10 16:29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论和周期?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论有

通过,有效期6年

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年

不通过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论的用途?

通过第二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

通过第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将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对承担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有何新的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性、根本性的师范人才培养改革工程。对于担任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新的要求主要有:

1.参与和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熟知专业毕业要求。

2.基于毕业要求,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掌握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3.根据毕业要求设定自己所承担课程的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4.根据设定的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

5.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立针对课程目标的课程考核方式。

6.在教学实施中,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

7.有具体可行的、基于课程评价的课程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由中学教育认证标准、小学教育认证标准、学前教育认证标准三类三级构成,三类之间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各有差异,三级之间相互衔接,逐级递进。其中:

第一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

第二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

第三级认证标准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卓越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发展”这一个指标项上,也体现在其他七个指标项中。

学生为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要求师范类专业把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评价的核心;

培养目标应该围绕师范生毕业时的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从教能力设定;

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均要以有利于师范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

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目的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满足从教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产出导向的?

以产出为导向,就是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师范毕业生“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而非仅仅是“教师教了什么”。要求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要求每个教师明确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责任,最终通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保证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

学校申请师范类专业认证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评建准备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础工作,主要任务是比照认证标准,找出自身存在问题与差距,逐步改进提升,具体包括:

学校层面: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认证理念推动师范类专业教学改革,引导师范类专业聚焦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培养,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开广泛宣传;建立评建保障机制。

专业层面:对照认证标准开展自查,总结取得成效,梳理问题与不足,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其中,重点工作是重新审视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建立基于产出的质量评价机制,整理教学档案与佐证材料。

教师层面:认真学习、充分理解认证理念与认证标准,将认证理念和认证标准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种举证式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主要是通过参评专业的“说”“做”“证”三个环节,来查证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是否达到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并给出认证结论。

“说”,即“自己是怎么说的”,参评专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

“做”即“自己是怎么做的”,参评专业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价的措施与做法;

“证”即“证明自己所说和所做的”,参评专业要为证明自身达到标准要求逐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如何使用?

结果将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通过第二级认证的专业,其所在高校可自行组织该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工作。所在高校建立该专业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该专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

师范类专业认证关注的“三个机制”健全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性、根本性的师范人才培养改革工程。对于担任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新的要求主要有:

1.参与和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熟知专业毕业要求;

2.基于毕业要求,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掌握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3.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制定自己所承担课程的课程目标;

4.根据设定的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

5.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立针对课程目标的课程考核方式;

6.在教学实施中,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

7.有可行的、基于课程评价的课程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


关闭窗口

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师范学院白海校区
邮编:012000
ICP备案号:蒙icp备170047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