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中等学校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规格要求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l 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公文写作、文秘知识;掌握本科生必备的外语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必备的体育知识;对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l 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历史学发展状况及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l 职业技能知识: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掌握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知识;掌握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及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2.能力结构要求
l 基础能力: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
l 专业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必备的学科教学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l 政治思想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l 人文素质:具备一定的文学、音乐、书画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
l 专业素质: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具有适应基础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l 职业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爱岗敬业;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以及施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
l 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合格,军事训练达标,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高校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二、学制、课内总学时、毕业学分及学位
(一)基本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二)课内总学时:本专业课内总学时为2337课时。
(三)毕业学分: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93学分,其中必修不低于159学分,限修课不低于20学分,任修课不低于14学分。
(四)授予学位:学生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我院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二)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概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国际关系史等。
四、课程设置
(一)通识教育课程(57学分,875学时)
1.公共必修课程(47学分,725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 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BC300011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3 |
36 |
12 |
考试 |
1 |
|
BC300011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一) |
3 |
48/3 |
45 |
3 |
考试 |
4 |
|
BC300011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二) |
3 |
48/3 |
45 |
3 |
考试 |
5 |
|
BC30001103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2 |
36/2 |
30 |
6 |
考试 |
5 |
|
BC3000110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3 |
45 |
3 |
考试 |
2 |
|
BC04001101 |
大学英语(一) |
4 |
56/4 |
56 |
|
考试 |
1 |
|
BC04001102 |
大学英语(二) |
4 |
64/4 |
64 |
|
考试 |
2 |
|
BC04001103 |
大学英语(三) |
4 |
64/4 |
64 |
|
考试 |
3 |
|
BC04001104 |
大学英语(四) |
4 |
64/4 |
64 |
|
考试 |
4 |
|
BC06001101 |
计算机基础(一) |
2 |
56/4 |
28 |
28 |
考试 |
1 |
|
BC06001102 |
计算机基础(二) |
2 |
64/4 |
32 |
32 |
考试 |
2 |
|
BC09001101 |
公共体育(一) |
1 |
36/2 |
26 |
10 |
考试 |
1 |
|
BC09001102 |
公共体育(二) |
1 |
36/2 |
30 |
6 |
考试 |
2 |
|
BC09001103 |
公共体育(三) |
1 |
36/2 |
30 |
6 |
考试 |
3 |
|
BC09001104 |
公共体育(四) |
1 |
36/2 |
30 |
6 |
考试 |
4 |
|
BC31001101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一) |
0.5 |
10/2 |
8 |
2 |
考试 |
2 |
|
BC3100110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二) |
0.5 |
10/2 |
8 |
2 |
考试 |
3 |
|
BC31001103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三) |
1 |
18/2 |
14 |
4 |
考试 |
5 |
|
BC31001104 |
创业基础 |
2 |
32/2 |
24 |
8 |
考试 |
6 |
|
BC32001101 |
军事理论(讲座) |
1 |
36/2 |
26 |
10 |
考试 |
1 |
|
BC030011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4/2 |
20 |
14 |
考试 |
2 |
|
BC30001107 |
形势与政策(讲座)(一) |
1 |
|
|
|
考试 |
3 |
或网络课程 |
BC30001108 |
形势与政策(讲座)(二) |
1 |
|
|
|
考试 |
6 |
或网络课程 |
小计 |
47 |
880 |
725 |
155 |
|
|
|
2.文化素质教育限修课程(4学分,60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 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BC01001201 |
大学语文 |
2 |
30/2 |
30 |
|
考试 |
2 |
修读不低于 2学分 |
BC01001202 |
应用文写作 |
2 |
30/2 |
30 |
|
考试 |
2 |
|
…… |
|
|
|
|
|
|
XX10000001 |
音乐鉴赏 |
2 |
30/2 |
30 |
|
考试 |
|
修读不低于 2学分 |
XX11000001 |
美术鉴赏 |
2 |
30/2 |
30 |
|
考试 |
|
XX01000001 |
影视鉴赏 |
2 |
30/2 |
30 |
|
考试 |
|
XX01000002 |
戏剧鉴赏 |
2 |
30/2 |
30 |
|
考试 |
|
XX10000002 |
戏曲鉴赏 |
2 |
30/2 |
30 |
|
考试 |
|
XX01000003 |
书法鉴赏 |
2 |
30/2 |
30 |
|
考试 |
|
XX10000003 |
舞蹈鉴赏 |
2 |
30/2 |
30 |
|
考试 |
|
XX01000004 |
艺术鉴赏 |
2 |
30/2 |
30 |
|
考试 |
|
|
…… |
|
|
|
|
|
|
文化素质教育任修课程(6学分,90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 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
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 |
|
|
|
|
|
|
修读不低于 2学分 |
|
…… |
|
|
|
|
|
|
|
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类课程 |
|
|
|
|
|
|
修读不低于 2学分 |
|
…… |
|
|
|
|
|
|
|
艺术与军体健康类课程 |
|
|
|
|
|
|
修读不低于 2学分 |
|
…… |
|
|
|
|
|
|
备注 |
本专业学生选修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类课程各不得少于2学分。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折合文化素质教育课学分。 |
(二)学科基础课程(30学分,458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BC02072101 |
中国古代史 |
6 |
84/6 |
84 |
|
考试 |
1 |
|
BC02072102 |
中国近代史 |
3 |
48/3 |
48 |
|
考试 |
2 |
|
BC02072103 |
中国现代史(上) |
3 |
48/3 |
48 |
|
考试 |
3 |
|
BC02072104 |
中国现代史(下) |
3 |
48/3 |
48 |
|
考试 |
4 |
|
BC02072105 |
世界古代史 |
5 |
70/5 |
70 |
|
考试 |
1 |
|
BC02072106 |
世界近代史 |
4 |
64/4 |
64 |
|
考试 |
2 |
|
BC02072107 |
世界现代史(上) |
3 |
48/3 |
48 |
|
考试 |
3 |
|
BC02072108 |
世界现代史(下) |
3 |
48/3 |
48 |
|
考试 |
4 |
|
小计 |
30 |
|
458 |
|
|
|
|
(三)专业课程(44学分,704学时)
1.必修课程(26学分,416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 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BC02073101 |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
3 |
48/3 |
48 |
|
考试 |
2 |
|
BC02073102 |
史学概论 |
3 |
48/3 |
48 |
|
考试 |
3 |
BC02073103 |
西方史学史 |
3 |
48/3 |
48 |
|
考试 |
3 |
BC02073104 |
国际关系史 |
2 |
32/2 |
32 |
|
考试 |
5 |
BC02073105 |
考古学概论 |
3 |
48/3 |
48 |
|
考试 |
4 |
BC02073106 |
中国文化史 |
3 |
48/3 |
48 |
|
考试 |
5 |
BC02073107 |
中国史学史 |
3 |
48/3 |
48 |
|
考试 |
6 |
BC02073108 |
中国历史地理 |
3 |
48/3 |
48 |
|
考试 |
5 |
BC02073109 |
西方文化史 |
3 |
48/3 |
48 |
|
考试 |
6 |
小计 |
26 |
|
416 |
|
|
|
|
2.限修课程(12学分,192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 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BC02073201 |
中国现代化史 |
2 |
32/2 |
32 |
|
考试 |
5 |
修读不低于 4学分 |
BC02073203 |
中国政治制度史 |
2 |
32/2 |
32 |
|
考试 |
4 |
BC02073204 |
外国政治制度史 |
2 |
32/2 |
32 |
|
考试 |
6 |
BC02073205 |
历史文献学 |
2 |
32/2 |
32 |
|
考试 |
4 |
BC02073206 |
中国古代北部边疆史 |
2 |
32/2 |
32 |
|
考试 |
4 |
修读不低于 4学分 |
BC02073207 |
蒙古史 |
2 |
32/2 |
32 |
|
考试 |
4 |
BC02073208 |
察哈尔历史与文化 |
2 |
32/2 |
32 |
|
考试 |
5 |
BC02073209 |
内蒙古历史与文化 |
2 |
32/2 |
32 |
|
考试 |
6 |
BC02073210 |
日本简史 |
2 |
32/2 |
32 |
|
考试 |
6 |
修读不低于 4学分 |
BC02073211 |
俄国史 |
2 |
32/2 |
32 |
|
考试 |
6 |
BC02073212 |
历史专业英语 |
2 |
32/2 |
32 |
|
考试 |
5 |
BC02073202 |
宗教史概论 |
2 |
32/2 |
32 |
|
考试 |
5 |
3.任修课程(6学分,96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 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BC02073301 |
古希腊罗马文明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5 |
修读不低于 3学分 |
BC02073302 |
太平天国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5 |
BC02073303 |
明清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5 |
BC02073304 |
察哈尔抗战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5 |
BC02073305 |
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5 |
BC02073306 |
二战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5 |
BC02073307 |
冷战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6 |
修读不低于 3学分 |
BC02073308 |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
1 |
16/1 |
16 |
916) |
考试 |
6 |
BC02073309 |
宋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6 |
BC02073310 |
文革史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6 |
BC02073311 |
察哈尔文化研究专题 |
1 |
16/1 |
16 |
|
考试 |
6 |
BC02073312 |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1 |
16/1 |
16 |
|
考试 |
6 |
|
…… |
|
|
|
|
|
|
(四)教师教育课程(20学分,300学时)
1.必修课程(14学分,210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BC03004101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3 |
45/3 |
42 |
3 |
考试 |
1 |
|
BC03004102 |
教育学 |
3 |
45/3 |
45 |
|
考试 |
3 |
|
BC06004103 |
现代教育技术 |
2 |
30/2 |
30 |
|
考试 |
4 |
|
BC01004104 |
教师技能训练-教师口语 |
1 |
15/1 |
15 |
|
考试 |
2 |
|
BC01004105 |
教师技能训练-写字 |
1 |
15/1 |
15 |
|
考试 |
3 |
|
BC01004106 |
学科教育学 |
4 |
60/4 |
30 |
30 |
考试 |
6 |
|
小计 |
14 |
210 |
180 |
33 |
|
|
|
2.限修课程(4学分,60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 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JX03004201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
2 |
30/2 |
30 |
|
考试 |
456 |
修读不低于 2学分 |
JX03004203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JX03004204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2 |
30/2 |
30 |
|
考试 |
456 |
|
…… |
|
|
|
|
|
|
JX03004202 |
班级管理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修读不低于 2学分 |
JX03004205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 |
2 |
30/2 |
30 |
|
考试 |
456 |
JX03004206 |
中外教育史专题 |
2 |
30/2 |
30 |
|
考试 |
456 |
3.任修课程(2学分,30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周 学时 |
理论 课时 |
实践 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JR03004301 |
教育研究方法专题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修读不低于 2学分 |
JR03004302 |
教育热点问题专题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JR03004303 |
学校管理专题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JR03004304 |
教育社会学专题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JR03004305 |
教育测量与评价专题 |
2 |
30/2 |
30 |
|
考试 |
456 |
JR03004306 |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JR03004307 |
学习心理学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JR03004308 |
教育哲学专题 |
1 |
15/1 |
15 |
|
考试 |
456 |
|
…… |
|
|
|
|
|
|
(五)实践课程(环节)(42学分,1230学时)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周数 |
周课时 |
考核 方式 |
上课 学期 |
备注 |
BC30005201 |
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 |
2 |
60 |
2 |
30 |
考试 |
1 |
|
BC02075201 |
实践教学(一) |
1 |
30 |
1 |
30 |
考试 |
2 |
|
BC02075202 |
实践教学(二) |
1 |
30 |
1 |
30 |
考试 |
3 |
|
BC02075203 |
实践教学(三) |
1 |
30 |
1 |
30 |
考试 |
4 |
|
BC02075204 |
实践教学(四) |
1 |
30 |
1 |
30 |
考试 |
5 |
|
BC02075205 |
实践教学(五) |
1 |
30 |
1 |
30 |
考试 |
6 |
|
BC02075206 |
综合实训 |
4 |
120 |
4 |
30 |
考试 |
7 |
|
BC02075207 |
教育实习 |
12 |
360 |
12 |
30 |
考试 |
7 |
|
BC02075208 |
毕业论文(一) |
2 |
60 |
2 |
30 |
考试 |
7 |
|
BC02075209 |
毕业论文(二) |
4 |
120 |
4 |
30 |
考试 |
8 |
|
BC02075210 |
顶岗实习 |
11 |
330 |
11 |
30 |
考试 |
8 |
|
BC02075211 |
就业指导(一) |
0.5 |
|
1 |
|
考试 |
7 |
|
BC02075212 |
就业指导(二) |
0.5 |
|
1 |
|
考试 |
8 |
|
BC02075213 |
毕业教育 |
|
30 |
1 |
30 |
考试 |
8 |
|
BC02075214 |
社会实践 |
1 |
|
(4) |
|
考试 |
2345 |
假期进行 |
小计 |
42 |
1230 |
|
|
|
|
|
五、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及各学期周课时统计表
(一)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统计表
课程类别 |
总 学 时 |
|
占课内总学时比例% |
学 分 数 |
占总学 分比例(%) |
备注 |
课内学 时总数 |
1. 通识 教育 课程 |
公共必修课程 |
880 |
725 |
31.02 |
47 |
24.35 |
|
文化素质教育限修课程 |
60 |
60 |
2.57 |
4 |
2.07 |
文化素质教育任修课程 |
90 |
90 |
3.85 |
6 |
3.11 |
小计 |
1030 |
875 |
37.44 |
57 |
29.53 |
2.学科基础课程 |
458 |
458 |
19.60 |
30 |
15.54 |
3. 专业 课程 |
必修课程 |
416 |
416 |
17.80 |
26 |
13.47 |
限修课程 |
192 |
192 |
8.22 |
12 |
6.22 |
任修课程 |
96 |
96 |
4.11 |
6 |
3.11 |
小计 |
704 |
704 |
30.12 |
44 |
22.80 |
4. 教师 教育 课程 |
必修课程 |
210 |
210 |
8.99 |
14 |
7.25 |
限修课程 |
60 |
60 |
2.57 |
4 |
2.07 |
任修课程 |
30 |
30 |
1.28 |
2 |
1.04 |
小计 |
300 |
300 |
12.84 |
20 |
10.36 |
5.实践课程(环节) |
1230 |
|
|
42 |
实践总课时及 占总课时比例 |
总计 |
3722 |
2337 |
100% |
193 |
1418 |
38.09% |
毕业 总学分 |
必修总学分 及所占比例 |
限修总学分 及所占比例 |
任修总学分 及所占比例 |
实践总学分 及所占比例 |
193 |
159 |
82.38% |
20 |
10.36% |
14 |
7.25% |
53 |
27.46% |
(二)各学期周必修课时统计表
课程类别 |
教学周学时(周) |
备 注 |
第一 学期 16周 |
第二 学期 17周 |
第三 学期 17周 |
第四 学期 17周 |
第五 学期 17周 |
第六 学期 17周 |
第七 学期 19周 |
第八 学期 17周 |
1.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必修 |
15 |
17 |
8 |
9 |
7 |
2 |
|
|
按课内学时统计 |
2.学科基础课程 |
11 |
7 |
6 |
6 |
|
|
|
|
3.专业必修课程 |
|
3 |
6 |
3 |
8 |
6 |
|
|
4.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
3 |
1 |
4 |
2 |
|
4 |
|
|
小计 |
29 |
28 |
24 |
20 |
15 |
12 |
|
|
5.实践环节 |
2周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1周 |
19周 |
17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