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0级地理科学1班团支部,共有成员39人,其中共青团员37名,入团积极分子1名。在校团委,学院团总支的指导下,支部坚持加强思想引领工作,以服务支部成员成长成才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支部活动,增强支部成员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队伍建设得到健康稳定发展,曾获得“颂歌献给党,奋进新时代”院级红歌合唱比赛一等奖、“心理健康月”校级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等荣誉。
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政治修养
团支部重视思想政治引领,本年度共开展8次主题团日活动、4次专题学习会。认真组织学习党史、团史,同时多次开展学风建设、经验交流、疫情防控等各类知识宣讲与教育活动。班级开展的主题团日活动多次被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

二、突出支部集体观念,营造良好学风
支部成员之间互助互进,各尽所能携手促进团支部的建设。在支部建设中,推行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在奖助学金以及各类评优评选工作中,支部2人获得2020-2021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3人获得2020-2021学年自治区励志奖学金,2人获得2021年校级三好学生、1人获得2021年校级优秀学生干部、3人获得院级三好学生、2人获得院级优秀学生干部。在五四评优工作中,2人获得优秀共青团员。在第二十四期团员培训中,全部团员通过培训。在青马工程中,有1名同学获得结业证书。

三、鼓励支部创新理念,提升团结协作
团支部积极鼓励团员们勇于拼搏,敢于创新。支部成员敢于担当、不断进取。其中2名同学获得沿黄五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一等奖”,“三等奖”、1名同学获得全区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三等奖”,除此之外积极踊跃参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党史知识问答、“三笔字”大赛等各类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实践结合
团支部成员积极投身于学生组织、社团工作,加入校级组织、院级组织、社团等。截至大二学年结束,有十余名团员现在学校、学院各类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担任部门负责人、骨干重要职务;利用寒、暑假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7月,本支部成员张妍和任晓煊参与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志愿活动。通过志愿活动,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并且深刻感受到党对群众的殷切关怀。

在疫情期间,团支部成员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疫情防控号召,勇做抗疫先锋,投身在核酸检测、抗疫宣传、流调统计等疫情防控工作中。支部成员也积极参与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代鹏在2021年疫情期间参加大明镇派出所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作为志愿者任劳任怨。赵耀雪在2022年暑假疫情期间参与包头市昆都仑区核酸志愿者,王奥冉在2022年疫情期间参加包头昆都仑区核酸检测点测量体温工作。

五、改进支部工作模式,展望美好未来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2020级地理科学1班团支部将继续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坚持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继续加强团支部成员理论知识学习,培养支部成员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全面提高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回首往事,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展望未来,我们满怀希望,信心十足。成功的背后凝结着全体团员青年的汗水,我们将更加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