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专业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源于我校地理教育专业,地理教育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生,共招收10届地理教育方向专科生,经过十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2010年3月地理科学师范类本科专业经国家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设置,自2011年9月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到2025年已连续招收14届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位。2019年地理科学专业被列为集宁师范学院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地理科学专业被列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4月,圆满完成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评估工作并获得专家好评。
师资队伍:地理科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人,双师型教师5人,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100%,教师团队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已形成教学水平高、梯队结构合理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教学与科研:现有4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教学创新团队;近5年来,建设校级一流课程2门、思政示范课程7门;现有乌兰察布市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与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1个,下设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数字化地理实验室、教学论实验室、自然地理与环境分析实验室、地图与测量实验室、地质地貌标本实验室、野外实习仪器库等实验室;在省部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EI 收录2篇,CSSCI 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承担或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200余项。
专业培养目标:地理科学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立足乌兰察布,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育情怀深厚、师德师风高尚,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学科素养和过硬的地理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拥有较高的反思、合作、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在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地理学科骨干教师。
专业核心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地图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特色:学院围绕“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育塑人”的“五育”融合理念,创新性构建“3334”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覆盖,形成“党建引领、导师引路、朋辈引航”三级联动,实现“理实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三元融合,创建“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质保体系”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就业方向:地理科学专业在专业建设时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突出师范类专业工作特色,完善就业工作体系,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生毕业后可在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自2018年以来该专业已有毕业生456人,其中考取新疆大学、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研究生共计39人,选调生、公务员24人,从事教育行业160人,近3年就业率达80%以上。
学生发展:学院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党建工作和团学工作,围绕立德树人任务,构建实践思政育人体系。确立“铸魂育人”定位,实施“三同三线三课”模式,即党团共建、强化思政工作,确保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围绕民族共同体意识、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第一课堂”强化思政教育,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利用“网络课堂”推送安全资讯和正能量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院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积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不断增强学生求学竞争力。同时以技能竞赛为平台,通过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笔字大赛、课件制作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提供专业交流展示平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实践育人”优势,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举办学习情况调研摸排、学习经验交流会、研究生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经验交流会、选调生及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会,创办“三笔字”兴趣小组、各类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开放学院图书资料室等一系列措施,保持和发展学院优良学风。
学生获奖:学院注重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优势,鼓励学生参加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校园活动和各级各类专业赛事,并荣获多种奖项。近3年,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中获自治区以上荣誉共22 项。其中“挑战杯”全区大中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铜奖3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校级三等奖4项,校级优秀奖5项;在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年度大学生桃李之星奖项中,1人获得自强之星奖学金,2人获得桃李之星提名奖;九州杯地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地理说课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在大学生教具制作邀请赛中获自治区优秀奖2项;获“中教启星杯”地理教学制图大赛一等奖1项。学院对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进行了大力培养,近3年,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课题立项,11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课题立项,8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课题立项,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率提高 25%,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效。
更新日期:2025年9月1日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学制4年,学生可在3-8年内完成学业。
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0人,双师型教师5人,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91%,教师团队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已形成教学水平高、梯队结构合理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校级教学团队3个,乌兰察布市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与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1个,集宁师范学院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与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1个。2021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被列为集宁师范学院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主干课程:该专业以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UPMIS)、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基础、区域分析与规划、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AUTOCAD)等课程为主干课程。教学坚持进行规划设计实例教学、计算机模型模拟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
专业特色: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目前已建成规划设计制图室、地图遥感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VR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200多万元。该专业除在日常理论教学中采取以认知实习、调研规划设计和计算机模拟教学等方式组织的分散式实践教学外,还安排半年以上高质量的专业综合实践,目前已建成区内外10多个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熟练掌握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Adobe Photoshop(PS)、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UPMIS)/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专业建设时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完善就业工作体系,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学生除考研外,可在城市、建筑、景观、旅游等规划设计院所、政府规划与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与咨询策划企业、科教机构、中等学校及研究院所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研究等工作。本专业学生毕业并从事相关职业工作规定年限后,可获注册城乡规划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旅游策划师等报考资格。自2018年以来该专业已有毕业生107人,其中考取山西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研究生5人,选调生、公务员17人,从事规划及其他相关行业82人,从事教育行业3人。近三年就业率达84%以上,获得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生活动: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一直把建设优良学风作为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坚持从学院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求真务实的作风,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特点,举办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作品展、城市总体规划课程作品展、三笔字大赛、课件制作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专业技术竞赛系列活动,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通过举办学习情况调研摸排、学习经验交流会、研究生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经验交流会、选调生及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会,创办“三笔字”兴趣小组、各类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开放学院图书资料室等一系列措施,保持和发展学院优良学风。优良的学风带动班风,学院连续两年班级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班集体。
学生获奖:学院注重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优势,鼓励学生参加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校园活动和各级各类专业赛事,并荣获多种奖项。近五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自治区银奖1项,自治区铜奖5项;参加“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开拓杯”校园文学综合实践活动,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开拓杯”英语作文大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荣获三等奖1项;参加“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加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普讲解大赛,荣获优秀奖1项;参加2021智慧中国杯大学生“全国两会”知识竞赛,荣获二等奖1项。同时学院对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方面的培养也初现成效,近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2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2项。学院连续两年获创新创业工作先进集体。
更新日期:2022年9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