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具创新应用实践、搭建学子互学共鉴平台、赋能课堂教学提质增效,2025年11月10日,地理科学与规划院于主教楼622教室举办“教具经验分享会”。四组参加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首师大组团院校第三届大学生教具制作邀请赛的参赛成员,聚焦教具设计、制作与应用全流程,为2025级新生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实践分享。

分享现场,学姐们结合自身深耕教具实践的鲜活经历,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曹越携亲手制作的牛顿反射式望远镜教具登台,从教具构思到参赛申报,细致拆解流程要点与关键注意事项;王佳颖展示的“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岩浆作用系统多感官融合教具”,通过可视化模型、触感材质与动态音效,生动呈现多维度互动效果,复盘“用感官体验破解抽象知识点”的创作思路,同时分享多场赛事中应对突发状况的实用技巧;武孟轩以自主研发的地质构造交互式教具为载体,结合课堂应用实例,讲解如何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实现深度记忆;刘心如带来的3D AR地球层析仪教具,借助AR技术让地球内部结构“动态可见、直观可感”,并围绕“技术与地理学习场景的融合切入点”“课堂使用时的引导方法”等核心问题,给出清晰可落地的创新路径。
互动交流环节,2025级学子踊跃提问,围绕“教具创新方向如何精准定位”“制作成本如何科学控制”“非专业技术如何实现教具智能化”等问题与学姐们深入探讨。学姐们结合自身实践中的成败经验,逐一给出针对性解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思想碰撞间干货满满。




此次教具经验分享会,既是高年级学子实践智慧的集中传递,更是学院搭建“以老带新、互学共进”成长平台的生动实践。分享内容既有理论高度,更有实操细节,为今后的教具设计、学习实践乃至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参考。未来,地理科学与规划院将持续聚焦学子专业成长需求,常态化搭建此类交流平台,鼓励学子在教具创新实践中深耕细作、互学互鉴,让优质教具成为提升学习效能、培育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