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集宁师范学院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作者:时间:2025-03-03 点击数:

各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学校决定举办集宁师范学院第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

二、大赛目标

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交流的标杆

、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四、参赛对象

(一)我校任课教师(含校企合作企业教师、外聘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主讲参赛课程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二)本次比赛根据“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和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设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7个大组,4个大组(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的参赛教师将按照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统一划分为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进行比赛,第5组(课程思政)、第6组(产教融合)、第7组(校企合作)的参赛教师将不分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划分赛道,统一进行比赛并评选个人(团队)奖,其中校企合作组仅限校企合作专业企业任教人员参加。

各二级学院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初赛,每个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在以上前4个大组范围内推荐正高组1名、副高组1名、中级及以下组1名参加学校比赛;另各学院推荐1名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组比赛,鼓励正高级别教师报名参赛;产教融合组、校企合作组视各二级学院具体情况而定

鼓励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技、储能技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含区块链)、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理解当代中国”(外语专业)等相关课程的教师积极报名参赛。

各二级学院请于202539前,填写《集宁师范学院第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名单汇总表》附件1,电子稿发送至邮箱413486272@qq.com,纸质表盖章后送行政楼212室。

五、比赛环节及材料要求

(一)比赛环节

校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第二阶段为现场评审,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依据网络评审(60分)与现场评审(40分)成绩的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评奖。

1.网络评审

网络评审阶段,参赛教师需于2025323前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等上传到校赛报名平台,由专家评委进行网络评审,校赛报名平台网址另行通知。网评满分为6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成绩占20分。

2.现场评审

拟定于2025413前,组织现场评审,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现场评审阶段,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满分为40分。

3.计分方式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部分成绩之和为选手的总得分,具体评分标准详见附件2。

(二)材料要求

1.申报书

通过网络系统提交大赛材料,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3。

(申报书中参赛组别一栏,从“新工科、新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7个大组中选择符合课程归属的一项填写)。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4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5),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六、奖项设置

(一)个人(团队)奖。学校设正高、副高、讲师及以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仅限企业教师)6个赛道,每赛道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5个赛道择优推荐参加自治区赛。

(二)优秀组织奖。对大赛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成绩突出的二级学院授予“优秀组织奖”。

七、其他事项

(一)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的赛项之一。请各学院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本项赛事,特别是曾获教学竞赛重要奖项的教师。

(二)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三)参赛教师所需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学校、所在学院名称,否则将取消教师参赛资格。

(四)其他未尽事宜,请与教务处联系。

联系人:韩净宇 ,联系电话:18304870310。

    附件: 1.第五届创新大赛汇总名单     

           2.大赛评分标准 

           3.大赛申报书

           4.大赛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

           5.大赛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标准


      教务处 工会

                                      202531


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工农北路59号

邮编: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