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自治区“鸿雁行动-智汇北疆”在京人才产学研项目,促进学校“物理学学科、科研、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2024年6月25日下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于图书馆报告厅举办题为“太赫兹科学技术基础”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首都师范大学赵国忠教授主讲,由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葛俊峰主持,研究生院院长张妙珠教授、科技处处长董永胜教授及物电院全体物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本次讲座。

首先,由张妙珠院长为赵教授颁发聘书,董永胜处长为赵教授献花。随后赵教授对太赫兹基础知识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包括太赫兹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太赫技术的应用研究方向空间通讯、成像雷达及天文观测等。太赫兹波可以透过可见光和红外线所无法穿透的物质。因此,利用不同的太赫兹成像方式可以与可见光和X射线等成像技术相互补充。赵教授指出太赫兹是指频率在0.1 THz~10 THz(1 THz=10¹² Hz)范围的,波范围为3 μm~3 mm,从频率上看,太赫兹波在微波与红外线之间,其波段与亚毫米波相重合,短波段与红外线相重合;从能量上看,太赫兹波在电子和光子之间。相比于高能X射线,太赫兹波对人体伤害小得多。基于太赫兹的高透性和安全性,可以用于探测和识别隐藏在物体表面或封装内部的物质,如爆炸品、毒品等,对于无损检查和安全防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讲座后赵教授与物电院物理学专业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研讨,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时,赵教授对于未来我院学科建设、平台搭建、基金项目撰写等方面给出了有效的建议,为老师们的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这次讲座不仅让老师们对太赫兹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为物电院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协同提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