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增信 学史力行——感悟长征精神,做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

时间:2021-04-30 点击数: 供稿: 发布者:zwx 审核人:郭鹏

近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期专题读书班,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第1-4章和《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前10篇,对党史及学习党史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百年党史,好似一本常读常新的历史教科书,给人启迪;犹如一座无穷无尽的能量储备库,赋人动能。百年奋斗征程,我们党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一件件前所未有的人间奇迹,也锻造了人类精神家园一座座彪炳史册的精神谱系。在这些精神中,最让我动容的是伟大而不朽的长征精神。

1934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五万余人。12月,黎平会议召开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也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宣告结束。1936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这次学习教育,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学习党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做到学史力行。

师范专业认证是文学院的开局项目,这一项目在目前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人手不够,工作状态懈怠,管理文件不全、基本状态数据统计不完整、自评报告不完善、达成度分析评价报告不合理、支撑材料收集不全面,教学改革效果不明显。有时感到沮丧,有时又觉得无计可施。但学完“长征精神”后,忽然觉得我们的困难实在算不了什么,这些困难有四渡赤水河难吗?有巧渡金沙江难吗?有强渡大渡河难吗?有在枪林弹雨中流血牺牲难吗?既然没有,我们凭什么沮丧呢?我们可以从党史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接下来,我们应该这样开展工作。

一是在文学院内大力学习长征精神,从中汲取乐于吃苦、不惧困难的力量。全院老师均要提高认识,增加信心,形成合力,迅速将每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抓上来。二是活化思维,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情况,仔细分析自身的不足和存在问题,持续改进,力求将不达标的项目整改达标。解决问题时,应从多个角度思考,并且灵活处理,充分学习长征精神中的“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方面。

史力行,就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使之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力量。

集宁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工农大街59号
电话:0474-898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