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英语听力一直是英语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核心课程。外语系历届领导十分重视该课程的建设。在学院和系领导的关怀,任课教师的努力下,该课程广受学生欢迎,教学质量较稳定。
集宁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听力课程建设的主要历史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创建时期和发展时期。
我系开设时间始于1978年。听力课程是伴随着外语系的成立和发展不断发展的,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老几辈外语系有关领导的带领下,该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为后来本课程的发展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我院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从最初的专科到本科教育。英语听力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在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听一直处在首位。我院自成立之时起,英语听力课一直是我院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近几年为本课程的蓬勃发展时期。在外语系有关领导的带领和该课程组全体教师的齐心努力下,先后三次对听力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2010年,英语系获得本科办学资格后,本课程在发展上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英语听力课教学经历了一个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历程,使教学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加优化。教学设备从最初的磁带加录音机课堂放音教学,到简单语音室课堂教学,发展到今天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的课堂教学;教材的选用一直使用主流教材,从step by step(听力入门)到listen to this(初级听力,中级听力和高级听力)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听力,直到现在所用的现代大学英语听力;与此同时,与主干教材相配套的还有一些辅助听力教材,如专业英语四、八级、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听力训练材料以及多媒体教材《走遍美国》,朗文交互英语等,并从因特网、光盘等现代媒体中适时适量地补充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鲜活的VOA、BBC、CNN音视、频语言材料,在内容选择上,尽可能地突出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教学人员队伍也日渐壮大;听力教学经历了由简陋到先进,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在课程教学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与研究等方面,积极引进和探索科学的教学理念,博采众长,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经过教师们三十年多年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本课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鲜明教学特色:即强调对学生进行听力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为我院培养合格英语人才的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取得较好成效。
综上所述,英语听力课程的建设一直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英语专业教研室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此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
1. 办学定位:
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将建成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共存的合格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2. 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根本,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善于自主学习,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3. 生源情况:
大部分来自内蒙古,面向山西、河北、山东、甘肃、招生,生源个体差异较大,入学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观念陈旧,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电脑、网络知识匮乏。
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
英语听力课是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听力是英语教学中五项技能之一。也是中国学生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关不仅有助于其他单项技能的训练,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听力为突破口,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它将对其他各门课程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 “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合格外语人才”,即在听力理解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在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和相当于中高等难度的听力材料;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能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能听懂“美国之音”(正常速度)和英国广播公司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依照教育部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英语听力课程分成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四学期,每周2个学时。具体的知识模块为:
技能构建模块(36学时)
具体内容包括学会辨音,学会对简单的语言信息作出判断和分析,进行简单句、简单对话、短文的训练,熟悉听力训练的主要练习形式,培养初步的听力技能,加强对弱读与连读、数词、地名、人名、并列句、复合句和对话、短文的训练,提高学生抓住大意、听取细节的能力。需要36节课时。
内容延伸模块(36学时)
内容包括以地理历史知识和文化风俗知识为背景的谈话和小故事、VOA等慢速新闻,进一步提高学生抓住大意、听取细节的能力,并能逐渐学会辨别讲话人的态度和语气。需要36节课时。
主题构建模块(36学时)
加强VOA等慢速新闻与时事、专题报道的听力训练,使学生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的交谈或演讲,能听懂英语国家慢速广播节目的内容,能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用英语作简要笔记,能基本听懂比较显浅的电影和电视片段。需要36节课时。
自主运用模块(36学时)
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的交谈或演讲,能听懂英语国家正常速度广播节目的内容,能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用英语作简要笔记,能基本听懂原声电影和电视片段。需要36节课时。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对各种不同体裁和内容的听力材料的正确理解,连贯、流畅、地道、得体的表达,语言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
解决办法:
内容整合:建构了多媒体资源库和自主学习资源环境,充分利用文华在线提供的朗文交互平台,此平台为学生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手段嫁接:开展自主学习,以任务型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为导向,强化学习手段,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开放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运用卫星接收系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改善学习方法。
主题引导:给与主题构建,结合课内外要素,创造鲜活语言的环境,如开辟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剧、歌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设计思想: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传授英语听力的技巧,又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在语言交流上的快速反应。实践教学的重点除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训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课件的优势,开展课余学习活动,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英语听的能力。
教学效果:
学生评价优异:
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程的评教结果均为优秀。
四八级通过良好:
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不断提高,这从我系的英语专业四、八级成绩的通过率中可以得到验证,英语听力课为该成绩的取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