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育学教研室在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原教育系)2001年成立时就已创建,创建以来,教研室一直比较注重加强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学校升本之后,教研室更加加大了建设力度。
一、教研室建设目标
通过教研室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研室所承担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使教研室的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并为学生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基础。
二、教研室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课程建设
1、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教学质量
《教育学基础》本科段教学开课以来历经五届,是幼师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属专业核心课程。就各届学生的反映及考研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根据该门课程的基本特点和能够发挥的作用,今后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探索课程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争取2018年把其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2020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小学教育学》是幼师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课只有一年,无论从教学大纲的完善还是从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得需要加强建设力度,进而为学生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等打下基础,为他们将来从事小学教育做好准备。所以计划2015级小学教育专业开课过程中完善其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学》是幼师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已设置多年,先后被学校评为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而在课时做了调整之后,我们完善了教学大纲,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得进行调整、改进,所以课程建设任务还较重,计划在2020年之前加强建设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加强教师教育课的建设,有效发挥其师范引领作用
《小学班级管理与少先队活动组织》、《中外教育史》、《教育哲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是为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师教育课,在2011年设置本科专业以来一直开设,教学效果好。这些课程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育师资,在小学教育专业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下,为了丰富和充实学生教育理论知识,教研室为学生开设的几门课程。这些课程与专业课互相配合,能使学生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进而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因这些课程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前期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在2020年之前将有课程负责人负责,带领课程团队继续加大这些课程的建设力度,使它们在学生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育学》是除幼师学院的二个专业之外,学校其他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教育课,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后,在前期优秀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在2017年把该课(本科段)建设成为学校精品课程,并在2020年之前向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努力。
3、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文件,对规范教师教学活动、建立合理学科结构、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都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积极制定并完善《教育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大纲(2017年完成),以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二)科研工作
1、加强教研室的学术交流活动
首先,通过教研室活动有计划地(每二周)组织教师交流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动态和心得,以充分利用教研室现有的人才资源;其次,鼓励教研室成员利用个人的条件,参与重大学术活动,每年人均参加学术会议1次,每年参加专业培训学习1次;最后,制定每学期的学术讲座计划,鼓励教师进行学术讲座;每年积极邀请外单位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并建立长期的联系,带动教研室的学术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教研和科研水平。
2、加强教材建设
首先,根据教学的需要,积极选用声誉较高的优质教材;其次,鼓励教师编写辅助教材,选修课除选用优质教材外,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编写适用的教材。
3、积极申报课题,加强科研和教研工作
激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争取在2020年之前教研室申报课题3项。通过科研和教研工作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特别是教研工作的开展,能使教师积极探究教学,进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4、积极争创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
必修课力争在2年内成为校级优质课程,5年内创建成精品课程;选修课要尽快成熟和完善,成为合格课程,力创优质课程。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让年轻教师能勇挑重担
教育学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5人,兼任教师3人,青年教师较多,为了教师队伍的发展,从教学需求出发,需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两三年之后,中年教师将成为领头人,青年教师将成为教研室的主体,担当教学重任。
2、确定个人与教研室的学术研究领域和方向,寻找学术研究的突破口
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研究,鼓励每位教师寻找学术研究的突破口,确立本教研室个人和集体的教学研究方向,形成个人的研究特长和教研室的研究特色。
3、提高教师的职称和学历层次,有针对性引进人才
首先要注重挖掘教研室现有资源的潜力,提高现有成员的教学和科研素质,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尽快提升职称档次;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尽快提高学历和职称。
其次,针对师资比例情况,积极引进人才,引进急需的对口专业高学历人才,使教研室教师队伍学缘、年龄结构等更为合理,并积极为他们的教学与科研创造可能的条件。
(四)教研室活动
1、增强教研室的凝聚力
教研室同仁要本着既尊重生活和个性,又服从教研室工作大局的原则,在生活上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在教学上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学术研究上要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维护教研室的形象,促进教研室的发展。
2、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
每学期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确定教研室活动的内容,加强教研室活动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既要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要注重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开展,为教研室同仁创造良好的学术空间和氛围。
3、强化教研室的教学管理
对教师加强教学的监督管理,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及校、系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组织教学,及时检查和交流落实情况,杜绝教学的随意性和其他不规范行为。
4、加强教研室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鼓励教研室同仁每年多做学术报告,每学期不定期地举行主题交流活动,既促进个人的学术研究,又便于发挥集体优势,献计献策,提高整个教研室的教学和学术水平。
5、注重教改研究
鼓励教研室同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和研究,争取每个教师每年至少提出一项教学改革研究建议,针对具体问题发表一篇教学研究论文。
6、搞好研究生考试辅导
平时要加强教学针对性,将考研指导贯穿到教学中,留意搜集历年各校的研究生考试试题,了解考研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辅导,给学生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7、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
认真落实好每学期的教学实践指导工作,并做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并有效发挥好导师的作用。
系(院、部)名 称 幼师学院
教 研 室 名 称 教育学教研室
教 研 室 负 责 人 刘彩梅
二O一六 年 一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