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集宁师范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集宁师范学院教学实验室评估方案》等文件精神,以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从而建立功能强大、结构合理、管理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实验室建设现状
目前我实验室基本状况是:于1988年批准建立。承担了幼师学院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仪器设备价值总额近34余万元,教学用房面积90平方米,生均教学面积3.7平方米。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的实验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其中实验教学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4人,形成了专兼职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实验师资高级职称2人(占33%)、中级职称3人(占50%)、其他1人。学历结构研究生3人(占50%),本科2人(占33%)专科1人(占17%),形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
实验室承担了幼师学院的实验教学任务。2013-2016学年度,心理学实验室承担了10余个实验项目,累计768多教学课时,通过学校实验专项经费投入,我实验室环境和实验条件得到改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初步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二、实验室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和《集宁师范学院教学实验室评估方案》的要求,未来三年,我院将进一步调整实验室结构和布局,搞好实验室队伍建设,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投资力度,更新和补充教学仪器设备,建成一个适应现代化办学要求的规范化、现代化实验室,强化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使实验室建设成为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配套的支撑体系。具体的实验室建设目标为:
(一)按统一规划逐年建设的原则,对原有的实验室进行改造、充实,改善实验条件和环境。
(二)夯实基础,确保实验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稳定壮大。形成一支专业齐全,素质良好的专兼职实践教师队伍,符合要求的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100%,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三)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持目前院内各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100%,电脑上机率达100%。
(四)建立健全配套、规范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实验室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
(五)实验室建设要符合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要求、要体现“双师双能”的发展方向。争取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一个在地方有一定影响的开放式教学科研平台,将实验室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面向带课题的教师或者社会开放,促进资源共享,建立有偿服务机制,解决好建而不用或利用不足的问题。
三、建设方案
学校对教学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适应的要求,扩大实验室规模,提高实验室层次。努力拓宽教学实验室的受益面,扩大服务范围,延长开放时间,力争学院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一)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实验设备条件。学校保证对心理实验室的经费投入,为实验室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2017—2020年,当前致力于完善心理学实验室硬件条件,进一步购置应用心理学实验教学软件,加快教学实验室改造和建设,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更新率,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先进设备充实教学实验室。
(二)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实验教师和实验人员,学校要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按要求配足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学校将安排专项经费为他们提供培训、进修等学习机会。在业务考核、技术职务晋升等方面要有相应的政策,努力提高实验队伍的学历、职务层次。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以自身的表率教育和影响学生。
(三)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推进实验教学改革,重视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的建设,规范实验教学,确保证院内实验开出率达100%.
(四)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与管理,学校的相关制度已经基本健全,但需继续加强,同时必须加强制度的执行。
(五)依托学校3万平米新实验大楼建设契机,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学生参予社会活动,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实验功能,实践环节的有机衔接,全面培养学生的提前认知社会的能力,塑造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完备科学理念和扎实专业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幼师学院心理学实验室
201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