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学院 实践教学教研室 建设规划(2016年—2020年)
为进一步加强幼师学院实践教学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作用,使教研室工作更加规范、科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教研室2016—2020年建设规划。
一、教研室建设内容
(一)积极参与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幼师学院教学工作、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需要,并结合成员各自的专业发展,组织制定教研室教师个人培养提高计划。
(二)负责组织本教研室教师实施教学计划中应承担的各项教学任务,并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监控、管理和考核,并负责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性工作。完成学校及学院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及时有序地分课、排课;组织教师出题、阅卷;组织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推荐教学用参考书、填写教学工作量表;组织教师对学生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进行细致耐心的指导。
(三)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争取在5年内至少申报成功校级或省部级课题3项。
(四)负责组织带同头课的教师集体备课、摩课,讨论教学课件的制作,改革教学方法,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五)参与教材管理与教材建设。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教材建设的有关规定征订教材、编写教材,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编写讲义,积极进行教材建设,5年内教研室成员参编或主编教材3部以上。
(六)定期组织教师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七)负责安排和组织实践教学工作。负责制定每学期实践周内容及日程,安排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成果展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答辩、成绩评定上报及材料归档等工作。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关于实践基地建设的有关规定,加强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二、教研室制度建设
(一)教研活动制度。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问题,讨论处理教研室工作中需要集体解决的问题。
(二)听课制度。组织教师集体听课和相互听课,进行观摩教学;教研室成员之间要相互听课,集体评课,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考勤制度。教研室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时应有签到制度,应和学校签到同样有效。检查教师的在岗情况和执行课程进度计划情况,严格履行学校规定的请假制度。
(四)教学档案工作制度。执行学校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平时注重收集、积累、整理应归档的资料,做好档案保存、管理工作。教研室会议记录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填写,记载教研室的重要工作,记录教研室会议的内容。会议记录学期末交学院存档,作为今后的考核依据。
三、教研室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一)建议学院领导定期召开教研室主任座谈会,听取意见,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学院应定期对教研室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室和考核教研室主任的重要依据。
幼师学院实践教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