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4年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
“红烛映典,薪火社研”
读书小组
第2期读书会
2024年11月22日下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支持小组——集宁师范学院“红烛映典,薪火社研”读书小组第2期读书会在主教楼409会议室进行,读书小组全体成员、集师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社部分成员、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部分同学参加,指导教师韩宁参会指导交流,青马学社社长、读书小组组长白少宇主持读书会。本次阅读内容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精彩回放
分享环节
首先,主持人白少宇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介绍,并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经历及恩格斯对对方的情感分享了个人的阅读心得。他谈到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一生的挚友,在这篇讲话中,客观真实地对马克思的一生作出评价,让人信服,除两大发现外,在他研究的每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光是最后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勿忘昨日之苦难辉煌,牢记今日之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读书小组组长 白少宇
随后,读书会进入了两院学生热烈的讨论阶段。参会同学们踊跃发言,讲述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后的心得体会。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同学们分享了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的感悟以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被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深厚感情深深触动。恩格斯深情回顾了马克思一生的卓越贡献,他不仅是理论巨匠,更是革命实践者。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点亮了前行的灯塔。他的思想跨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篇讲话让我们体会到,马克思的一生是对真理不懈探索的一生,是对人类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勇于担当,不断探索,为实现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而不懈奋斗。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学生 徐越江
徐越江分享了自己对于学习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认为当代大学生都应该学好、用好、传播好马克思主义。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伟大的时代作出青年应有的贡献。
读书小组成员 王毓琪
王毓琪分享了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悼词中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深切悲痛,但更多的是高度评价和阐述其一生的思想贡献。恩格斯选择以一种理性和深沉的方式缅怀马克思,通过悼词传承和发扬其思想,以教育和鼓舞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恩格斯在信中透露出的恐惧和不安,不仅源于对逝者的怀念,更源于对失去领袖的忧虑。恩格斯的悼词是深厚友谊和无限怀念的体现,也是马克思思想深远影响的见证。”
读书小组成员 吴宇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倒数第二段第一句: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苏格拉底在最后离世前也是因为他的思想触碰到了高层人物的利益,因此让大家都唾弃。但是苏格拉底选择坚持真理,最后喝毒酒而死。这种真正为真理而死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而马克思也是这样,他在后半生流离失所,遭到各地的打压,但是仍然坚持真理,直至去世。就是这样伟大而又朴实的精神,被一代代传承,就像恩格斯写道的,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他值得被所有人铭记,他的思想值得被所有人赞许。
读书小组成员 李佳骏
李佳骏分享了恩格斯对于马克思深厚的情感。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悼念马克思,表达了与马克思深厚的友情和合作精神,并号召继承马克思的遗志,推动无产阶级团结,追求自由和平等,为建设公正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指导老师总结
韩宁老师进行总结。对跨学院开展读书会表示支持和鼓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去读一读,在研读经典中厚植马克思主义情怀,鼓励同学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让每个同学都成为像马克思那样“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人。随后,针对同学们的心得感悟和困惑点一一进行解答,指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9个自然段,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的两重身份,在无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理论两个事业中的地位以及反动派最嫉恨的人、无产阶级最爱戴的人的伟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