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在十九大闭幕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全体教师参加了座谈会。
此次座谈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刘嵘主持召开,刘老师在会上发表了对十九大精神学习的感想与体会,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对十九大中体现的精神内涵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与剖析。她提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不但自己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更要广泛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工作,引导师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规范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研室主任温馨表示,十九大的召开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有着巨大的意义,概论课程也将有巨大的变革,强军、外交、国防等内容与概论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穿插十九大的新思想、新理论,这就对这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综合教研室主任张亮就十九大的召开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密切关系以及今后该课程的部署与规划作了提纲挈领的发言。他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精确解读十九大的历史意义、理论贡献、重大部署和实践要求,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注重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最后,德育教研室教师郭永兴代表青年教师对十九大中提到的青年发展规划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发表了感受。他表示,青年思政课教师更应当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贯彻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令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使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感到了责任重大与使命担当,如何使十九大精神全面、细致、深刻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今后需要不断加强与思考的课题。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再观察》栏目深入思政课课堂并全程录制了此次座谈会的内容,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位教师进行了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