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厚植家国情怀 共话使命担当||我院师生集中观看九三阅兵
2025-09-03 22:11 发布者:樊毕升    (阅读:)

厚植家国情怀 共话使命担当||我院师生集中观看九三阅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班级组织师生集中观看现场直播,共上一堂“沉浸式”爱国主义思政课,现场反响热烈。

收看实况

师生热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胡志胜

观看了这场震撼人心的阅兵,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总支书记,更加坚定了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使命担当。我将带领全院教师,把抗战历史和民族精神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爱国情怀,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共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 杨明霞

天安门前铁流滚滚,战旗猎猎。八十年前的那场硝烟,已化作和平的礼炮,在蓝天回响。我以集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之名,向所有用血肉捍卫民族尊严的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思政课堂当以此盛典为鲜活教材,讲清人民战争的壮阔逻辑,讲透正义与和平的永恒价值,讲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讲活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让青年大学生在震撼与感动中,读懂苦难辉煌,赓续精神血脉,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复兴伟业的澎湃洪流,让复兴号巨轮在真理光芒的照耀下破浪前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 孙继红

观看了这场震撼人心的阅兵,我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感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立德树人使命。这场阅兵不仅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实力和科技成就,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我决心将抗战历史和阅兵所展现的民族精神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晓荣

观看直播让我心潮澎湃:阅兵彰显国力军威,更让我读懂抗战精神的历史厚重与时代价值。我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进课堂,以真实细节讲透抗战史,用“小课堂+大课堂+数智化”讲活全民族抗战与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引导学生从缅怀先烈到珍惜和平、从铭记历史到开创未来,把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与报国行,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 白梅花

观看了纪念大会,我内心深受震撼。这场庄严的盛会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和平的珍贵。通过阅兵,我看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实力,这不仅是捍卫和平的坚实保障,更让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无比自豪。作为人民教师,我将铭记先烈奉献,传承抗战精神,把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 吴红杏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立德树人使命。这场阅兵不仅展现了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体系列装的历史性跨越,彰显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实力和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我决心将这份震撼背后的抗战历史和民族精神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主任 李卿

9月3日阅兵于我不仅是视觉震撼,更是一堂“大思政课”:战旗方阵把历史拉回抗战岁月,现代化装备与威武之师则在现实中续写抗战精神;这启示我要把以抗战史讲清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党的领导,以阅兵素材点燃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团办负责人 孙超强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场阅兵。它不仅让我为祖国的强大由衷感到自豪,更深刻体会到抗战精神跨越时空的力量。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我决心将这份震撼与思考融入教学,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担当重任,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范晴

观看大阅兵,我内心深受震撼。历史的重温让我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而阅兵展示的强大国防实力则让我坚信我们有能力捍卫这份和平。这激励我,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要铭记先烈奉献,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砥砺前行、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刘鸿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大会,庄严的场面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岁月。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今日国家的强大让我深感自豪与震撼。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新时代青年必须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珍爱和平,并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观看纪念大会直播,既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也是对未来的坚定宣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将以“强国建设、教育强国”为己任,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在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