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党委宣传部供稿:扶贫工作组编辑:王玉萍责任编辑:杨瑞芳

凉城县新一轮贫困户、贫困村退出工作已经启动。
凉城县现有贫困户4182户,贫困人口9566人(由于存在返贫现象,此为动态数据),比较以前略作调整后,2016年脱贫任务2162户、4780人,2017年脱贫任务2020户、4786人,2017年底前同时要完成2014年、2015年1万多脱贫人口的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
多位基层干部称,贫困户退出的难度丝毫不亚于起初贫困户的识别。精准扶贫无实效,群众自然不认账,暂且不论,先来看看成为贫困户在政策层面上大致可以享受到的好处:
1.产业扶持视收入高低享受1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资金补贴;
2. 住危房、土坯房的贫困户建30平米房屋,政府全额补贴5000元;
3.从事护林员工作,每年发放工资6000元;实施退耕还林的贫困户每年享受补贴900元;
4.按照“能进则进”的原则,尽量纳入低保,不能进入的实行现金直补;
5.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学生资助补贴分别每生每年达到3290元、3830元、6850元—9700元、8950元—10900元;在校贫困大学生每生每年资助10000元;
6.免费体检;新农合参合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负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病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依托商业保险,给予大病住院期间住宿补贴;
7.按照100元的标准为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代缴养老金;
8.残疾人享受每年900元的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另享受每年600元的护理补贴;
9.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就业培训,并通过就业平台实现就业;优先进入公益性岗位,年收入不低于4800元;
10.每户贫困户都有对点结对帮扶。
2015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了一项超常规退出机制:为贫困县摘帽留出缓冲期并设定时间表,虽针对对象是国贫县,但对于自治区级贫困县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留出缓冲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相对于贫困户,就是减贫不减政策。目前已有省份做出时间设定,如江西省规定,减贫之前的扶贫政策稳定延期到2020年,对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脱贫时间表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这一时间设定应当具有普遍性。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超常规退出机制,充分考虑到了贫困县的实际情况,有助于贫困地区稳步脱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为贫困人口和扶贫人员共同预留了缓冲区——他们之间在贫困户渐次退出的过程中继续存有协商共进的较大空间;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凸显中央稳步推进脱贫工作的决心,同时也是向贫困县党政领导干部发出信号:不要贪恋附着在贫困帽上的各种政策红利,必须把精力真正放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扶真贫,真扶贫。
贫困户的脱贫,是整体脱贫工作的切入点,也是最终落脚点。基层扶贫队伍的工作贯穿贫困户脱贫的始终,包括帮助贫困户细算总账。当初以人均纯收入识别贫困户,颇为困难,因为农户家庭收入实在是难以精确获知,很多农户都不愿意透露收入信息,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一定能够精确计算出自己的收入。即便能够精确计算,也不一定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户的生活状况和水平,还应当考虑支出的因素,尤其是农户的吃、穿、住以及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问题等,直到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出家庭经济状况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被引入运用,随后在基层扶贫工作中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也被认定为贫困户退出的主要指标。所谓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村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村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凉城县今年贫困户脱贫退出目标值中的主要指标即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为3150元,配套指标有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及基本医疗三保障。退出程序分四步走:
1.贫困村提出退出对象,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入户
核查,确定退出人员初选名单;
2.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代
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经公示后,须经贫困户签字确认,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3.乡镇政府审核确定后返回行政村公告并报县扶贫办备案;
4.在县扶贫办指导下脱贫销号。
精准扶贫到位的前提下,最主要也是最困难的节点就是要群众认账。无劳动能力者已被政府揽入怀中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时常表露着“扶贫工作人员帮着算账是政府自己为自己算账”、“第三方评估是替政府算账”等疑虑的贫困群众往往是“劳力不强者”,这种情形下,扶贫工作人员恐怕不只是帮助群众算算账的问题了。
审核:石岩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