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评高校如何准备教学档案材料?
教学档案包括课程、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践等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教学档案按学校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无需做特定的整理,应保证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2. 新一轮审核评估线上评估材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材料包括:《自评报告》;近三年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最近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有关资料,包括专业清单、课程清单、实验室清单、实习实训基地清单、近两年毕业论文(设计)清单、试卷清单等;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包括校历、课程表等;机构及人员目录,包括职能部门清单、教学单位清单、校领导名单、教师名单、学生名单、管理人员名单等。具备条件的高校可提供线上听课、看课信息等。
3. 专家线上评估的四个核心要点?
(一)每位专家听2次课
(二)每位专家看2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最新版)
(三)每位专家看2个专业的试卷(近两年)
(四)每位专家看2个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近两年)
(线上评估的“4个2”)
4. 新一轮审核评估提出的质量文化是什么?
提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学校要把质量意识内化为深入人心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作为推动学校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
5. 新一轮审核评估倡导“质量共同体”理念的初衷和用意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倡导“质量共同体”理念,强调为高校服务,而非“猫鼠游戏”,参评高校、评估专家、评估机构形成一个质量共同体,围绕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同题共答,共同研究推进,这就要求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看待评估,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自身短板,深挖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形成高质量“问题清单”。学校可就自评和他评中提出的问题与评估专家互动、研讨,共商持续改进提升之策。
6. 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强化持续改进?
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5年一次的周期性评估制度,强化持续改进,让审核评估“长牙齿”,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的门槛条件,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账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建立“回头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对整改期内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负责人等问责措施,切实让评估整改“硬起来”。
7.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督导复查环节如何实施?
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将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和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公开曝光等问责指施。
8. 新一轮审核评估教育实践中应该注意什么?
(一)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
(二)三全育人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是指在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两性一度
两性一度是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五)以本为本
以本科教育为高校教育的基石,以本科人才培养为高校育人的根本,坚定不移地确立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全方位地进行理念转变、结构调整以及资源优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整体人才水平。
(六)四个回归
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