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文学院特别邀请知名校友内蒙古大学人文科学学部委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高建新为文学院师生做题为《“丝绸之路”的开拓及其文化意义》学术讲座。文学院院长李俊、副院长郭鹏与全院师生一同聆听讲座。
讲座中,高建新从多个方面对“丝绸之路”的开拓及“丝绸之路”开拓的文化意义进行讲述,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带着全体师生重新“走”了一遍“丝绸之路”。
高建新谈到,丝绸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贡献,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因丝绸而起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交通、文化和商贸走廊,联接着亚非大陆(旧大陆),由此中华文明照亮了半个世界。丝绸和“丝绸之路”时至今日仍引人神往,无论用怎样的语言描述和赞美都不为过。
讲座后,高建新教授与文学院部分教师针对文学院课改问题进行深度讨论。
高建新教授简介:
高建新,1959年11月生。内蒙古大学人文科学学部委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陶渊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王维学会理事、柳宗元学会理事,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与研究。1980年毕业于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1984年8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读辽宁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助教进修班”结业。1994年5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7月由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调入内蒙古大学,1997年担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5月晋升教授。主要著作有《自然之子:陶渊明》、《诗心妙悟自然——中国山水文学研究》、《山水风景审美》、《中华生活经典·酒经》、《酒入诗肠句不寒:古代文人生活与酒》)等。在《文学遗产》《民族文学研究》《文史知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山水美学随笔200余篇。2009年以来,应邀先后赴马来西亚大学、香港大学、泰国清菜皇家大学、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