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班级:
根据《关于开展集宁师范学院202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引导师生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结合我校文明学院创建实际,决定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赓续文化血脉筑牢信仰根基谱写青春华章
二、活动时间
2024年8月至12月
三、活动内容
(一)“国学史园”知识竞答。组织师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学习国学知识、探寻文化历史、掌握发展脉络,以国学知识竞答形式,深入了解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练好内功、提升修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二)“创承文脉”主题数字微展览联展。围绕“何以中华——中华文明精神溯源”“美美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方向,结合文博数字展厅建设和数字文物开发,设计策划数字微展览。教育部层面将依托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遴选优秀微展览;依托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遴选优秀微展览作品,组织建设科技、文化、创意融合的数字联展。
(三)“铸魂润心”文化育人创新工作案例。围绕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形成工作案例和短视频作品。学校将择优向上级推荐并汇编成案例集,展示新时代学校以创新形式开展红色教育,激发师生担当作为、投身强国建设的创新做法和工作实效。
(四)“百物匠心”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组织干部师生充分挖掘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民俗、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用视频形式展示师生非遗创作或展演等内容,引导干部师生感受非遗魅力、学习非遗技能、传承非遗文化。
(五)“礼仪见行”文明礼仪教育可视化成果。聚焦大学生 文明礼仪和道德素质提升,结合大学生公共生活、求职面试等 不同成长需求,围绕文明礼仪、公序良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等话题创作。作品形式不限,包括但不限于征文类、视频类、 创意类、微课类(报送要求详见附件3)。鼓励创新和独特视角,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达德育信息,引发大学生思考,引导其树 立正确的文明礼仪观念,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四、活动安排
(一)部门组织(持续至8月下旬)
各班级即日起,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师生答题(知识竞答工作要求见附件1),遴选作品参加展示。“创承文脉”主题数字微展览、“铸魂润心”文化育人创新工作案例、“百物匠心”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等三类作品,每类限推1项,并于2024年9月10日前报送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组织专家评审后于2024年9月15日前登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系统”(https://fuwu.sizhengwang.cn/contr/11)上传成果作品及加盖学校公章PDF版的《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征集表》(附件4)。“礼仪见行”文明礼仪教育可视化成果征集为我区特色活动,按要求我院同一形式作品限推1项,于2024年9月10日前将成果报送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组织专家评审后于2024年9月15日前将成果作品及加盖学校公章PDF版的《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礼仪见行”文明礼仪教育可视化成果征集表》(附件5)发送至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电子邮箱:nmgzzqjytsxzzgzc@163.com)。
(二)审核把关(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知识竞答将综合答题正确率、完成时间等因素对排名前5%的优秀学员颁发“国学小达人”电子学习认证证书,并通过教育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提供下载、查询服务。各班推荐的“创承文脉”高校主题数字微展览、“铸魂润心”文化育人创新工作案例、“百物匠心”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礼仪见行”文明礼仪教育可视化成果等四类作品由学工办组织学院全体教师进行审核,保证参与集中展示的作品导向正确、思想积极、质量过硬。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各班级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组织好活动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结合实际抓好统筹协调,精心谋划部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优势,激励学生全员参与。学工办负责活动具体组织实施。
(二)打造品牌,形成示范。要坚持贴近师生、贴近实际,组织开展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及时宣传推广活动开展情况,形成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
(三)压实责任,务求实效。各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传播规律、整合宣传资源、运用新兴技术、创新机制建设,筑牢网上网下意识形态阵地。要专人负责、细化分工、倒排工期,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有关做法和经验由学工办及时以信息、简报等形式报送学校党委宣传部。
附件:1.知识竞答工作要求
2. 数字微展览、工作案例、视频微课等作品报送要求
3.“礼仪见行”文明礼仪教育可视化成果报送要求
4.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征集表
5.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礼仪见行”文明礼仪教育可视化成果征集表
附件1
知识竞答工作要求
登录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国学史园”知识竞答页面参与答题,每 位参与者只能参与一次。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答题网址:https://dxs.moe.gov.cn/zx/a/hd_hdgg/240515/18 85358.shtml
附件2
数字微展览、工作案例、视频微课等 作品报送要求
一、数字微展览
(一)参与高校自行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拟定展览主题,并 自选虚拟展厅建设平台或H5 制作工具开发数字微展览。有关高 校结合要求提交展览主题、展览文本、数字微展览网站链接或 二维码,同时必须提交5分钟以内的漫游数字微展览导览视频。 虚拟展厅建议展示面积100平米;H5作品标准页面尺寸推荐为 640×1260 px (像素),建议设置背景,页数不少于10页;长 页面尺寸要求总长度不少于7屏(长宽比不低于1:14)。每个高 校限报1项,并选择一种形式(虚拟展厅或H5) 呈现,不得重 复提交方案。
(二)各高校填报人请先扫描以下二维码申请开通报送权 限。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经工作人员审核,申请的手机号会 收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发送的提示短信。接到短信后, 使用手机快捷登录方式登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系统”(https://fuwu.sizhengwang.cn/contro 1/login)填报信息,上传成果作品及加盖学校公章PDF 版的《2 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征集 表》。
二、工作案例报送要求
(一)每项成果需提交3000字左右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5 —10张。配套视频作品时长限5分钟以内,需采用MP4 视频格 式,视频大小不超过1 G。
三、视频微课报送要求
(一)各高校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创作,作品时长限5分钟以 内,需采用MP4 视频格式,视频大小不超过1 G。
附件3
“礼仪见行”文明礼仪教育可视化成果 报送要求
一、报送作品相关要求
(一)征文类作品
征文作品题材以诗歌、散文、随笔、信件等为主,除诗歌 外,文章字数3000字左右。文件为doc 或 docx 格式,标题为 二号黑体,正文为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二)视频类作品
情景剧、微电影、短视频等作品应以尊重史实和客观实际 为基础,构思新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视频格式为mp4 格 式,像素不超过1920*1080,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 视频时长应在20分钟以内。每部视频作品需附200字左右文字 说明,简要介绍创意思路、主要内容、特色亮点等。
(三)创意类作品
创意设计作品要求思想积极、创意独特、形式新颖,具有 较强的辨识度和整体美感,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每 件作品需附作品名称和2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能够清晰表达 作品立意内容。
作品须为平面图片形式,格式为jpg 或 png,一件作品图片不超过四张,单张图片尺寸为210mm*290mm,分辨率为300dpi, RGB模式。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0M。
(四)微课类作品
作品应以尊重史实和客观实际为基础,引用得当,出处明 确,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视频格式为mp4 格式,竖屏拍摄, 像素不超过1080*1920,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视频 时长应在5分钟以内。每部视频作品需附200字左右文字说明, 简要介绍创意思路、主要内容、特色亮点等。
二、其他相关要求
(一)各类作品需为原创作品,作品的版权和内容遵守国家 各项法律法规,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适合公开宣传展 示。
(二)作品一经提交,视为作品作者同意将该作品的使用权 (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宣传目的对作品的改编、汇编、互联网传播 等)授予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单位。对于优秀作品,组织单位有权在相关 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包括刻录光盘、编辑画册或用于展览、宣 传等),不支付作者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各类别作品原则 上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附件4
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征集表
学校名称 |
|
成果名称 |
|
成果类别 |
□“创承文脉”高校主题数字微展览联展 □“铸魂润心”文化育人创新工作案例 □“百物匠心”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 |
负 责 人 |
| 所在部门 |
| 职务职称 |
|
办公电话 |
| 手机号码 |
| 电子邮箱 |
|
通信地址 |
|
成果概要 | (介绍成果的基本内容、进展过程、取得的成效、发挥的影响力和示范性等, 限500字内。) |
|
|
学校党委 推荐意见 |
(应明确说明是否同意申报。)
负责人(签章):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5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礼仪见行”
文明礼仪教育可视化成果征集表
学校名称 |
|
成果名称 |
|
成果类别 | □征文类 □视频类 设计类 □微课类 |
负责人 |
| 所在部门 |
| 职务职称 |
|
办公电话 |
| 手机号码 |
| 电子邮箱 |
|
通信地址 |
|
主 要 参 与 者 | 序号 | 姓名 | 职业/职务 | 联系方式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原创承诺 | 此作品为本人牵头制作的原创作品,作品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基 础,积极健康,适合公开宣传展示。同意将该作品的使用权(包括但 不限于基于宣传目的对作品的改编、汇编、互联网传播等)授予202 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组织 单位。所授权作品的版权和内容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不存在知识 产权方面的争议。如有违反本承诺相关行为,由本人承担一切由此带 来的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党委 推荐意见 |
(应明确说明是否同意申报。)
(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