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集宁师范学院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预通知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7 点击数:

各二级学院团总支: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广大青年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升学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青年学生在课外学术科技领域深入钻研、勇于创新,展示我校学子在学术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和风采,同时为选拔和培育一批具有潜力的学术科技作品,积极备战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定启动集宁师范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赛事安排

参考《“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见附件1)内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考上届赛事安排,本届比赛分为主赛道和专项赛道两部分。主赛道可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此外还设置“揭榜挂帅”“红色专项”“黑科技”等专项赛道。

(一)主赛道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论文作者限本科生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选题关键点:选题前沿+需求急迫+科学价值大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选题关键点:站位高+(特色鲜明或题材新颖或情怀深厚或紧扣热点)+社会价值大

3.科技发明制作类

分为A、B两类作品,具体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E类

A类(科技含量高、成本投入大,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作品项目)

B类(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选题关键点:选题前沿+需求急迫+科学价值大

(二)专项赛道:

1.揭榜挂帅专项赛:

https://mp.weixin.qq.com/s/sZMSeZdg-K0VJjYz1DJplg

揭榜挂帅专项赛(青年科技人才赛道):

https://mp.weixin.qq.com/s/gFuEgMXQgl8SDOGRijEwbw

2.黑科技展示活动:重点做好作品培育,实物或者技术要能通过视频或者图文形式体现出来。具体事项待另行通知。

3.红色专项赛:重点结合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筛选好种子作品,确立学院支持课题,利用日常和寒假社会实践进一步做好项目的培育工作。具体事项待另行通知。

二、参赛资格

正式注册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

三、实施步骤

1.宣传阶段(20251月前)

各学院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进行宣传,向学院同学介绍竞赛章程和经验,支持学生组建团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邀请优秀的专业教师,对学生团队选题意义、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预期目标和实施路线方案等进行深入指导和论证,为发现和培育优秀参赛项目打牢基础。成立竞赛工作指导评审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统筹协调竞赛工作,确保学院初赛质量。各学院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召开宣传动员会议。

2.初赛阶段(2025年1月-20254月)

本届赛事不限制推荐校赛作品数量,初赛环节由各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包括前期宣传动员、选题论证、中期检查和初赛评审工作,并最终遴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决赛。各学院应于2025年4月上旬完成本单位的初赛评审工作,将初赛作品资料向学校报备,并持续跟进入围校赛作品的指导工作。

3.校赛阶段(2025年4月)

校赛相关事宜由校团委负责组织,本届校级赛事分为书面评审环节和现场终审决赛两个环节,所有通过书面评审入围现场终审的项目均进行现场答辩,最终评出作品获奖等级。优秀作品推荐参加2025年全省、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奖项设置

1.优秀作品奖。竞赛将根据资格审核、网络评审、终审答辩等情况,按一定比例设金、银、铜奖。

2.优秀组织奖。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各学院成绩、参与国赛相关活动情况及学院组织发动情况颁发优秀组织奖。

五、其他事项

预通知仅为参考,大赛正式通知及具体安排,待上级赛事要求明确后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电话:张荟15124726334

             卜文华15144749423              

李雪妍15947004847

邮箱:3162019535@qq.com

 附件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pdf

 附件1: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docx 

附件3: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doc

集宁师范学院

2025年1月7日


上一条:关于集宁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评选的公示

下一条:关于对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材选用结果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