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31 点击数:

中共集宁师范学院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集师党发〔2014〕46号)

根据《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基本保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教育规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积极推进“文化育人”工程,在5年内,形成内涵更加丰富、品位更加高雅,时代、师范、民族和地区特色有机统一的大学校园文化,培养塑造“理想高远,人格健全,学业优良,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立德树人,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

2.重视和加强“求实创新,为人师表”教育,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队伍,建立起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学科优势,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充分体现文理结合、专业融通的育人理念,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校外潜力,系统地组织名师、专家进校园,开设人文讲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二)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挖掘学校历史传统资源,考量学校发展战略,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建设优良教风,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健全完善师德规范,宣传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形成“立德修身,教书育人”的良好教风。开展优良学风创建,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形成“勤学进取,求实笃行”的良好学风。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师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培育和建设廉政文化。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整合文化活动资源,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平台,营造先进校园文化的主流氛围。

1.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化建设。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好“集宁师范学院大讲堂”、“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节”、“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艺术节”、“集宁师范学院社团节”、集宁师范学院人文知识大赛、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集宁师范学院职业技能大赛、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园那达慕”等校级校园文化品牌。办好学校运动会,成立“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合唱团”、组织开展好“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月”,深入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系院根据实际精心打造具有系院特色的品牌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新形式、新载体。

2.充分利用节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教师节、清明节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校区、系院、班级、宿舍、楼宇、住宅小区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精神文明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从具体事情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文化风貌。

4.规范语言文字使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四)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

1.充分发挥网络等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各系院、部门的二级网站,校园微博等。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倡导文明使用网络,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

2.充分利用好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子显示屏、校园宣传栏等载体,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3.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充分发挥公寓社团、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一)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1.挖掘校史资源,组织编撰《集宁师范学院史》,建设完善和使用好校史展览馆,建设档案馆,通过资料和实物,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的办学历程,激励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

2.确立校园文化形象标志。提倡学生牢记校训、佩戴校徽、使用校标,谱写学唱校园歌曲,确立校歌,凝练大学精神。坚持在新生军训、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中开展齐唱校歌活动。

3.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建立健全校友会及其分支机构。组织校友返校参观,感受学校建设发展成果。组织召开校友报告会,分享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二)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1.认真做好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建设。规划和修建承载文化信息的人文艺术景观,在校园内及公共场所设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石刻、亭阁、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氛围。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特别要做好校区绿化美化工作,实现校园山、水、园、林、路等在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和谐统一,用校园景观提示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组织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观的规划创意、命名及管理工作,增强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和珍爱的自觉性。

2.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和教职工活动中心。

(三)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重视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制度的宣传学习,增强制度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形成依规遵章办事习惯,营造良好制度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增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责任意识,预防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密切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开展整治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

四、切实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

成立集宁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各系、各部门,都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积极支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制定管理办法,规范校园宣传、文化活动和文化经营活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师生的侵蚀和影响。禁止在学校传播宗教。坚决杜绝“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对学校的渗透和侵蚀。加强对大学生组织特别是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三)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四)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经费单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全校各部门各系院要服从学校文化建设的大局,整合资源,主动配合。

上一条:关于转发《关于元旦春节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止发生违纪违规行为的通知》的通知

下一条:集宁师范学院白海校区管委会关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寒假工作安排的通知